能源电池材料独角兽企业:上海碳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碳际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Pre-B 轮融资, 由 中金资本 (领投),老股东 (武岳峰资本) 跟投。 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公司储能电池产品产业化,筑牢技术中心研发实力、加速公司产品的多元化布局和拓展,助力碳际科技从能源电池材料企业向先进复合材料企业迈进。
碳际科技成立于2021年8月,位于上海嘉定,是一家聚焦 能源电池核心材料国产化的硬科技企业。 碳际科技2023年上榜“中国氢能隐形独角兽榜单”。「碳际科技」 已成长为国内碳纸气体扩散层代表企业, 不仅参与了碳纸相关的多项国家标准制定,更是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在市场应用端取得丰硕成果。 「碳际科技」 的 氢能碳纸产品在 2024 年突破万平米卷材销售,在 2025 年上半年已基本达到去年营收额。
公司专注于 炭纸、气体扩散层(GDL)、碳纤维毡等能源电池核心材料 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旨在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助力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摆脱“卡脖子”风险。
得益于四川省对氢能和储能的大力支持, 「碳际科技」 计划于 7 月底在四川成都建立起四十万平米级高性能碳毡量产基地。 未来,碳际公司将以此西南基地为重要依托,持续优化要素组合,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氢能和储能产业是支撑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液流储能电池具有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较小容量衰减以及高能量效率等优点,借力长时储能刚需和市场化改革,经济性优势逐步凸显。 2022 年 -2024 年,我国液流电池市场迎来超快发展, 预计 2025 年我国液流电池新增装机量将达 2.3GW , 2030 年新增装机量将达 20GW ,带动碳毡电极等材料需求约 100 亿元。
在“双碳”大背景下, 「碳际科技」 持续打造 基于碳纸技术和碳毡技术 的两大技术平台, 不断拓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 不断丰富和深挖技术、筑牢企业发展护城河,全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碳际科技核心产品包括 CPM炭纸系列、HP高性能GDL系列、MF碳纤维毡系列。
TANJI CPM16/CPM19碳纤维纸
CPM炭纸系列: 作为高导电高透气炭纸,CPM系列(如CPM19)面向高耐久使用场景,具备厚度均匀性好、孔径分布适宜、平面电阻率低、挺度与拉伸强度高等优势。 该产品适用于燃料电池、制氢电解池等领域, 已于2022年底率先实现全国产炭纸的成卷批量制造和小批量出货交付,并于2024年突破万平米卷材销售,2025年上半年已基本达到去年营收额。
HP高性能GDL系列: 适用于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其中HP18 E3为车用高性能新品,综合竞争力突出。 气体扩散层是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起到支撑催化层、收集电流、传导气体和排出反应产物水的重要作用。 碳际科技的GDL产品已通过多家知名电堆和主机厂的长堆和耐久性测试,并成功导入多家客户供应链。
MF碳纤维毡系列: 专为液流电池电极设计,支持5g/㎡至50g/㎡的薄毡产品, 可开发更薄(80-100微米)的炭纸和气体扩散层。 碳际科技从2022年底便布局储能电极材料,2023年7月完成产品开发,2024年6月完成第一代MF产品中试,MF系列产品在160mA/cm2下能够达到86%VE;第二代产品已于2025年1月完成样品开发,在200mA/cm2下能够达到86%VE, 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截至2025年6月,MF26和MF47等产品已通过国内头部客户测试验证并实现批量销售。
碳际科技的核心团队汇聚了行业一流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创始人兼总经理姜永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拥有十年氢能与燃料电池专业经验。 核心成员来自 金光APP、三星SDI、沃尔沃 等知名企业,具备丰富的产品开发、制造及管理经验。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 预计未来10年内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2022年-2024年,我国液流电池市场迎来超快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液流电池新增装机量将达2.3GW,2030年新增装机量将达20GW,带动碳毡电极等材料需求约100亿元。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储能液流电池行业在技术、市场、产业链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公司从 2022 年底便布局储能电极材料, 2023 年 7 月完成产品开发, 2024 年 6 月完成第一代 MF 产品中试, MF 系列产品在 160mA/cm2 下能够达到 86%VE ;第二代产品已于 2025 年 1 月完成样品开发,在 200mA/cm2 下能够达到 86%VE 。截止 2025 年 6 月, MF26 和 MF47 等产品,已通过客户测试验证并实现批量销售。
END
若对以上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欢迎联系我们。
申明:本文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所刊载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及权利人专属所有。 部分图片等内容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如对上述项目感兴趣的投资机构或有融资计划需要对接以上投资机构的项目,欢迎联系工作人员:13518198654(微信同号, 或扫下方二维码 ),我们将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此外,我司在做硬科技项目种子轮、天使轮投资,欢迎投递项目BP和联系方式至邮箱:121703609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