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新势力完成2亿元第三轮融资!

融资主体:Tiamat
融资轮次:第三轮融资
投资机构:Endeavour LLC,阿科玛(Arkema),Stellantis的投资基金,MBDA,Bpifrance
推理时间:2025-07-31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qh1nNfwX3fwCAGvHN-sWA

Tiamat宣布,随着公司引入美国数据中心巨头Endeavour LLC的投资,其始于2024年的第三轮筹资活动圆满结束,Endeavour Ventures LLC 也由此成为Tiamat的新股东。同时,双方还建立了全球合作伙伴关系,Endeavor将为Tiamat 技术供电的AI数据中心、电网等提供高速储能。

据悉, Tiamat的第三轮融资,融资总额约2200万欧元。投资方包括法国化工巨头阿科玛(Arkema)、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的投资基金、MBDA、以及现有投资者和法国投资银行Bpifrance等机构。所筹集资金将用于Tiamat在法国北部的亚眠建造一座年产能为5GWh的钠离子电池工厂。

对于该工厂的建设, Tiamat公司首席执行官Herve Beuffe 曾表示,该新工厂将是该地区第五座电动汽车供应链超级工厂。项目计划于2024年年初开工建设,一期工程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年产能为0.7 GWh,到2030年将达到满产5GWh。

此外,该工厂生产的钠离子电池初期将用于电动工具和固定存储系统,后续还将生产用于电动汽车的新一代钠电池,或将搭载于 Stellantis旗下车型。

资料显示, Tiamat是一家钠离子电池初创企业之一,于2017年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巴黎法兰西学院、亚眠固态反应与化学实验室(LRCS)、图卢兹材料工艺及研究校际中心(CIRIMAT)、波尔多凝聚态材料化学研究所(ICMCB)、巴塞罗那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 (CSIC)等大学和研究单位在RS2E内共同孵化。

产品方面,有信息显示, Tiamat公司生产的钠离子电池为氟磷酸钒钠/硬碳有机电解液体系,电池类型包括圆柱电池及方壳电池等,产品能满足电动工具到电动汽车、移动应用(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系统)和固定存储解决方案(如不间断电源系统和数据中心)等场景的应用需求。

据官网, Tiamat公司两款钠电产品的型号和规格如下:

一款是 18650圆柱钠电池,电池容量1Ah,能量密度为105Wh/kg。

一款是方壳钠电池,电池容量 37Ah,能量密度为105Wh/kg。

近期,还有消息称, Tiamat 最新的38Ah 52*148*105棱柱形钠离子电芯 已成功通过 UN 38.3测试。据起点钠电了解,UN38.3认证是锂电池等电池类产品全球运输合规的基础门槛,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明确规定,锂电池及含锂电池的设备在通过航空、海运、陆运等方式跨境运输时,必须通过 UN38.3 测试并提供测试摘要,否则可能被航空公司、物流公司拒绝承运,或在海关清关时被扣留。

产业链合作方面,截止目前, Tiamat已经与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

2021年5月,Tiamat宣布与塑胶产品公司Plastic Omnium集团在针对混合动力汽车上钠离子电池应用进行大规模测试。Tiamat的18650圆柱形钠电池按计划也将被Plastic Omnium改造成用于车辆的48V钠电池组,并供应给所有汽车制造商。

2023年6月,Tiamat还与正力新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共同开发用于动力、储能等新型应用场景的钠离子电池,协力打造更稳定、安全、高性能、高性价比的钠离子电池产品解决方案。

2025年2月5日,法国Tiamat公司与先导智能正式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钠离子电池未来关键技术,推动钠离子电池在欧洲市场的规模化生产。

02
国外企业积极布局钠电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外企业正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领域,以抢占这一新兴市场的先机。近年来,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潜力的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纷纷加大在钠电领域的投入,从技术研发、产能建设到市场拓展,全方位展开战略布局。

在技术研发方面,许多国外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提升钠离子电池的性能指标,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速充放电能力等。例如,美国的 Natron Energy公司专注于普鲁士蓝电极材料的研究,其钠离子电池产品在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和电动汽车领域表现出色,具有快速充电和长循环寿命的特点。英国的Faradion公司则在层状氧化物技术路线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其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系统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

同时 ,国外企业还在积极扩大钠离子电池的产能。德国的 SusNex公司于2023年完成了一轮融资,计划建设中试生产线,以加速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德国钠电企业Nacelle已经启动了一条钠离子电池的试验生产线,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并调试软包电池试验线,旨在将生产转向更大的电池单元,并不断提高产能,且这些电池将用于储能领域 ,等等

市场拓展 及应用 方面,国外企业通过与汽车制造商、能源公司和科技企业的合作,积极开拓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 Natron Energy与多家知名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将其钠离子电池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系统,以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和可靠性。Faradion则专注于储能领域,与能源公司合作开发大型储能项目,利用钠离子电池的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特点,为可再生能源的存储提供解决方案。

此外, 资本也先后入局,以实际的资金投入助力 国外 钠电企业的发展。据起点钠电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已经有来自美国、德国、瑞典、法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多个国家的钠电企业斩获资本投资。包括但不限于:美国钠离子电池的初创公司 Unigrid Battery获得 LG Technology Ventures 的投资;美国储能初创公司Peak Energy完成5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瑞典钠离子电池开发商Altris成功完成1.5亿瑞典克朗的B1轮融资;

荷兰钠离子初创公司 Moonwatt 已获得 800 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300万元)种子轮融资,Natron Energy宣布投资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34亿元),计划在美国建造首个钠离子电池超级工厂,年产能24GWh钠离子电池;美国初创企业UNIGRID Battery 获加州能源委员会2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084万元)资助;等等。

总体来看,国外企业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积极布局,反映了 国外企业 对这一新兴市场的高度重视和对未来能源转型趋势的深刻洞察。

不过,就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以及商业化应用等方面来看,国内企业的进度明显要更快一步。国内产业链上,宁德时代、比亚迪、金钠科技、瑞扬新能源、传艺钠电、立方新能源、为方能源、华阳股份、华钠新材、安徽铧钠、果曼钠电、鹏辉能源等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布局钠电,其中有不少企业已经实现相关钠离子电池产品在储能、低速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示范性应用。

未来,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钠电行业将会形成怎样的竞争格局,对此,起点钠电也将持续关注。

Title
bottom
沪ICP备11021546号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894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80461
Copyright©2025 acebridge 上海仕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