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交运|公用】可控核聚变行业点评:诺瓦聚变完成5亿天使轮融资,强调行业资本开支或进入扩张周期

融资主体:诺瓦聚变
融资轮次:天使轮
投资机构: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君联资本,光速光合,高榕创投,华控基金,明势创投,临港科创投
推理时间:2025-08-02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l_eDHgZuW23wOi8qwURfSA

2025年8月1日,诺瓦聚变宣布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 创下国内民营核聚变公司单笔融资新高 ,未来有望进一步推动核聚变能源商业化进程,或将为中国第一座商业聚变电站的构建奠定基础。本轮融资涵盖 社保基金 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 君联资本、光速光合、高榕创投、华控基金、明势创投 临港科创投 等知名机构及重要战略投资人。

二、公司依托场反位型(FRC)与磁压缩技术,未来发展目标明确。

公司采用先进的场反位形(FRC)磁压缩技术路线,巧妙融合了传统磁约束与惯性约束核聚变技术的优势, 有望显著降低核聚变电站的建造成本与研发周期 ,如无需依赖外部加热源、更好的稳定性优势、更易于工程化,或将在数年内率先实现商业化。

未来公司计划分阶段实现技术飞跃:

1)短期目标 :实现1亿度离子温度,完成关键技术验证;

2)中期目标 :实现聚变能量增益Q>1,攻克经济高效获取聚变能的核心技术难题;

3)长期目标 :成功实现50兆瓦(MW)的聚变电力输出,推动小型模块化聚变电站(FRC-SMR)商业化,助力2035年全球能源结构向零碳供电的可持续转型。

三、公司突破传统聚变装置的瓶颈,聚焦小型模块化聚变电站(FRC-SMR)。

2025年可被视为中国核聚变商业化的“元年”,呈现国家队与民营核聚变公司双线并进的强劲态势。在本轮浪潮中,公司突破传统聚变装置在成本与规模上的瓶颈, 聚焦研发小型化、模块化、可分布式部署的经济型核聚变电站(FRC-SMR) ,而小型分布式聚变能源具备稳定持续且灵活调配的独特优势,精准契合了AI时代对灵活、高效、零碳能源的迫切需求, 同时填补了国内核聚变SMR技术路线的空白 ,有望加速我国在自主核聚变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跨越。

四、FRC聚变路线具备多重优势,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

随着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快速发展,系统结构简单、造价及运行成本低的FRC聚变路线备受关注,相较传统聚变路线,根据瀚海聚能公众号, FRC具备多重优势

1)无需依赖外部加热源 :FRC装置采用脉冲式放电设计,无需长时间维持等离子体。同时内部等离子体环通过压缩融合过程实现了磁能向内能的转化,因此无需借助中性束注入等外部加热手段;

2)稳定性优势 :直线型结构较传统环形设计更能抑制宏观不稳定性,有助于维持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并延长受控时间;

3)易于工程化 :直线型FRC装置在结构设计上更为简洁,降低了工程实现的难度。

五、本次诺瓦聚变获得5亿融资再次印证了行业资本开支或进入扩张周期。

此前据我们不完全统计,乐观估计国内主要核聚变项目预计投入约1455亿元,本次融资后则约达1460亿元,预计未来3~5年资本开支有望每年接近百亿,带动下游相关材料及设备环节订单放量。此次诺瓦聚变的出资主体涵盖 社保基金 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 君联资本、光速光合、高榕创投、华控基金、明势创投 临港科创投 等知名机构及重要战略投资人。预计未来3~5年将是核聚变项目投招标的高峰时期,预计资本开支进程有望进一步提速。

六、投资建议:投资在东方欲晓时。围绕国内产业链资本开支逻辑:

1、推荐中国核电:

参股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押注核聚变终极能源,我们看好公司核电在建机组逐步落地后打开中长期增长空间;

2、建议重点关注:

联创光电: 深耕高温超导磁体领域,参与星火一号建设;

合锻智能 :专注聚变堆、真空室等核心部件,深度参与BEST项目;

国光电气 :参股先觉聚能,发力核工业设备业务;

3、继续推荐四创电子:

控股子公司华耀电子中标EAST项目电源项目,积极争取核聚变市场机会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军工-可控核聚变-低空安防三条线索或交相构成催化;

4、继续推荐应流股份:

布局核聚变前沿领域,偏滤器已通过试验验证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深度布局四大未来战略级产业方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能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低空经济)。

Title
bottom
沪ICP备11021546号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894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80461
Copyright©2025 acebridge 上海仕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