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 绿洲清能连续流电化学合成氨技术路径的全球开创者,完成天使轮融资

融资主体:北京绿洲清能科技有限公司
融资轮次:天使轮
投资机构:赛科基金
推理时间:2025-08-06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RQklLS03VvzyDPbS974Cw

7月31日,作为连续流电化学合成氨技术路径的全球开创者,北京绿洲清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洲清能”)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赛科基金领投。资金将用于公司核心技术的商业级产品开发、工程化验证、规模化部署、产业化落地等重点环节。

绿洲清能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型公司,由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催化研究团队等国际顶尖科研力量联合发起,致力于通过推动颠覆性电化学合成氨技术的工程化应用,促进绿色氢氨产业及绿色化工产业的系统性升级,加速全球新能源革命进程。 绿洲清能作为连续流电化学合成氨技术的全球开创者,已经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完成了工业级样机验证,并同时在推进多个产业化示范落地项目。

产品和技术

绿洲清能围绕常温常压条件下的电化学合成氨路径,建立了从机理创新、催化剂优化、电堆结构设计到系统控制的完整研发体系,突破了传统哈伯法高温高压运行模式的工艺瓶颈,构建了具备高能效、长寿命和模块化能力的第三代绿色合成氨技术体系。绿洲清能团队研发的开创性产品“氨洲™”,是全球首台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运行、具备模块化能力的商业化电合成氨设备。该系统可显著降低制氨成本,并拓宽绿电-绿氨生产适配场景。

电化学合成氨系统“氨洲™”

如何通过电化学途径以工业规模生产绿氨,一直是Power to X技术应用中的一座“珠穆朗玛峰”。绿洲清能团队在2022年首次提出了连续流电化学合成氨的技术路径,开创性地通过电堆的形式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实现了氨的连续生产。这一技术突破打通了电化学合成氨技术路径通往产业化落地的最后一座技术难关,也标志着合成氨技术创新突破朝着绿氨应用场景迈出了一大步。

不同于动态特性难以匹配、分布式场景难以兼容、与绿氢工艺难以耦合的传统化工哈伯合成氨工艺,为绿氨场景而生的电化学合成氨技术,通过常温常压的电化学工艺,可与前端电解水制氢工艺的出口条件与动态特性相匹配,为风光电氢氨场景应用中的技术痛点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从能源属性角度看,绿氨作为理想的储氢载体,在 -33℃ 或 1MPa 下即可液化,具备高能量密度与零碳排放优势,不仅解决了氢能储运成本高、消纳难的行业痛点,更为氢能源大规模应用与出口提供了可行路径,是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媒介。

绿氨合成技术发展迭代:由集中式走向分布式、由热化学工艺到电化学工艺

绿洲清能推出的产品“氨洲™”——全球首个商业化常温常压金属介导的电化学合成氨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可实现灵活部署,具备高动态负载调节能力与良好的绿电适配性,目前已完成3000小时稳定运行实证。系统可根据场景需求扩展至千瓦级至百兆瓦级,广泛适配于分布式绿电消纳、远海平台、矿区能源站、清洁航运等多类场景,构建起覆盖“制-储-用”全链条的绿色氢氨生态解决方案。

此次融资不仅是资本市场对「绿洲清能」核心技术突破与应用潜力的高度认可,更是第三代绿氨技术加速迈向规模化落地的重要支点。接下来,「绿洲清能」将持续推进核心产品的量产与商业化落地,面向全球新能源场景,同步推进典型应用场景的商业合作。

通过本次融资,「绿洲清能」将持续专注于技术转化的深度与广度,在“从原理到应用”的全过程中稳步前行,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筑绿色能源的美好未来。

Title
bottom
沪ICP备11021546号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894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80461
Copyright©2025 acebridge 上海仕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