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智光电从新区一间实验室起步,专注于光子芯片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建成了国内首条8英寸晶圆级光子芯片产线,具备从微纳结构设计到晶圆流片的完整能力。
这样一个开放式工艺验证与制造赋能平台,在国内光子芯片领域自然具有独特价值,截至目前,南智光电已累计服务 400余家产业及科研客户。同样,客户对光子芯片定制开发、中试验证与小批量试产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提出更高要求。
南智光电刚刚完成的数千万元融资,正是平台能力跃升的关键。据介绍,本轮 融资资金将主要 用于公司 “薄膜铌酸锂+X”光子芯片产线的扩建及工艺系统优化 ,进一步提升其在新型光子芯片中试验证、标准化制造与异质集成方向的工程化能力。
“过去,我们的产线更像是一张‘打样台’,以小批量、定制化开发为主。而此次融资后,我们将扩大光子芯片产线的工艺覆盖能力,打造一条具备更强标准化制造能力的‘微型生产线’。”潘涛说,公司不仅将 引入一批高精度、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核心工艺设备 ,还将升级已有的OptoChat AI光子专用大模型平台,打造“从设计到流片”的一体化光子智能引擎。
一直以来,南智光电都以平台服务, 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 着 重要支撑。 如今,新的资金注入,他们也将从 “工艺验证”走向“产线赋能”,继续 打通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落地的关键链条 。
千万融资 ,是企业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度”。同样跑出“加速度”的还有普立蒙,8月第一天,这家企业就宣布完成近3亿元C轮融资 。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端医用耗材研发及产业化的公司,普立蒙团队一直在创新材料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设计制造领域奔跑向前。 2020年,公司推出了王牌产品可吸收免打结倒刺缝合线——这根线,由高分子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不仅缝合过程无需打结,还能在人体内分解为二氧化碳与水。
一根线,使微创手术缝合更简便易行。此外,普立蒙还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更高端、更前沿的创新医疗器械:适用于筋膜缝合的可吸收鱼骨线、用于夹壁血管和管道组织的可吸收止血夹 ……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近30张注册证,产品进入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应用。
“脑科、胸外科、骨科……都有我们的产品在应用中。”普立蒙总经理刘平博士笑道,而在此基础上,团队仍在聚焦临床痛点及发展趋势,持续推出新产品。 据介绍,本轮融资 将主要用于普外、神外等板块多个产品的研发投入、市场推广和扩产扩建 。
此外 ,普立蒙 团队 还将持续深耕技术,在 自主建立的 可降解高分子平台上不断创新迭代,与海内外产业资源深入合作,围绕临床科室进一步构建产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