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比纸还薄的柔性薄膜,既能感知纸张飘落的微力,又能承受汽车轮胎的碾压,正悄然推动骨科手术和储能安全的精准化变革。
北京中关村,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科技企业近日引发创投圈关注。柔性触觉感知技术提供商悟通感控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及Pre-A+系列融资。
Pre-A轮由尚势资本领投、水木创投跟投;Pre-A+轮由广发基金瑞元资本领投。此次融资距离公司天使轮融资仅过去半年多时间。
这家年轻企业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悟通感控凭借其创新的离电式柔性传感技术,成功破解了触觉传感器领域长期存在的“不可能三角”困境——在灵敏度、稳定性和宽量程之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平衡。
01 明星团队与跨界基因
悟通感控创立于2023年,创始人兼CEO陈立洋拥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和工学院力学系硕士学位,本科阶段则是北京科技大学智能车校队成员。
这一复合背景为他解决触觉传感这一跨学科难题提供了独特视角。
公司核心团队堪称“全明星阵容”,汇聚了来自北大、清华、北科大、北交大等顶尖高校的跨界人才。团队融合了力学、机器人和供应链经验,形成独特的技术创新基因。
在创立悟通感控前,该团队研发的医疗智能硬件已被上市公司并购。2023年公司成立后,又成功吸引了中科院、北京化工大学两个院士团队的青年材料科学家加入。
02 突破触觉感知技术瓶颈
在具身智能领域,机器人触觉感知一直面临巨大技术挑战。传统技术路线下,传感器性能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感知微小变化的灵敏度、长期可靠工作的稳定性、适应不同力度的宽量程,三者难以兼得。
悟通感控的离电式柔性传感技术另辟蹊径,其工作原理类似“离子放大镜”。该技术利用离子导电材料与电极界面处形成的纳米级“双电层”,其电容密度比传统平行板电容器高出三个数量级。
当微小压力施加时,“离子水膜”的电荷密度会剧烈改变,产生比传统技术强千倍的电信号。这一突破使悟通感控的传感器既能感知一张纸的重量变化,又能承受汽车轮胎级别的压力,量程高达4兆帕,远超行业500千帕水平。
公司另一重要突破是驯服了行业的“记性问题”。柔性材料受力后易产生信号蠕变、漂移,稳定性差。悟通发明的 “分子锚定术”通过物理结晶和化学交联协同策略,在材料内部织出高弹性渔网,将分子链牢牢锁住。
该技术将业内通常10%以上的蠕变率缩减近10倍,万次按压后漂移仅3.34%。
触觉传感器技术对比
03 量产突破与双轮商业化
悟通感控在量产工艺上取得关键突破。传统离电传感器微结构加工依赖高成本的光刻技术,而悟通**自研的“材料自组装术”,让材料像冰晶形成雪花般自发生成微结构。
这项创新省去了刻蚀、模具倒模等复杂工艺环节,大幅降低了高性能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生产成本。
目前,公司已建立2000平米的研发与小试产线,并正在建设国内首条离子型薄膜量产线。主要原材料已实现国产化,在成本结构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在商业化路径上,悟通感控采取 “双轮驱动”策略:以医疗器械领域的长周期、稳健收入为基础,以新能源、机器人等工业领域的高增长爆发为突破。
医疗领域,公司开发的数字化压力垫片已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该产品利用大面积、高密度的柔性传感阵列,实时生成关节腔二维力学图谱,将医生的“手感”转化为客观数据。
目前,悟通感控已与春立医疗等国内骨科上市公司达成合作,提供核心部件和触觉解决方案。
新能源领域,公司推出锂电储能膨胀力检测系统,解决传统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痛点。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早期,压力信号比电、热信号更早出现显著变化。
该方案通过在电池模组内集成柔性压力传感器,构建了 “力-电-热”多物理场融合的防护体系。2024年,该技术已通过国家重大专项验证,并与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汽研等行业巨头建立合作。
04 融资部署与资本信心
对于此轮数千万元融资的用途,创始人陈立洋明确了三个方向:持续迭代高密度传感阵列与AI算法,扩大量产产能;加速医疗产品多中心临床及三类证申报;在储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场景建立标杆客户,构建触觉数据云平台。
悟通感控融资信息概览
尚势资本合伙人在解释投资逻辑时强调,悟通感控的跨学科团队兼具底层材料、结构与算法全栈能力,能把“柔性传感+行业Know-how”快速产品化。
更关键的是,骨科与储能两大场景已验证了其商业化速度,市场天花板正被多关节机器人和储能安全需求同步抬高。
商“今年三部委再次发文鼓励‘投早、投小、投硬’,北京、苏州等地相继出台百亿级科创基金,政策响应速度空前”。
投资机构敢于连投悟通感控,体现了专业担当。王帥表示乐见创业团队把学术成果转化为解决临床与工业痛点的真需求,赛道虽长,精神可贵。
05 市场前景与战略布局
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据QYResearch数据,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约15.3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53.2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7.9%。医疗和机器人领域是主要增长驱动力。
作为国内率先基于离子型柔性压力传感技术实现批量化装机的企业,悟通感控已累计赋能机器人本体企业、新能源央企、医械上市公司等数十家合作伙伴。
在人才布局上,公司获得了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姜久春教授等BMS领域知名科学家加盟,强化了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纵深。
未来,悟通感控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应用场景。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对高精度触觉传感器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在解决传感器长期可靠性方面的突破,将成为切入这一市场的关键优势。
柔性触觉感知技术的商业化之路曾布满荆棘,无数创新企业倒在了量产和可靠性验证的门槛前。悟通感控凭借其材料创新与工艺突破,已在国内率先实现离子型柔性压力传感技术的批量化装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