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8 月 25 日), 若愚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亿元级天使 + 轮融资 ,由老股东东方精工追加领投,产业方深圳汉清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跟投。
这家成立于 2023 年的公司,在成立之初就获得近千万种子轮融资, 2024 年 3 月完成超 5000 万元 天使轮融资,加上昨日宣布的亿元级天使 + 轮融资, 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
在具身智能赛道普遍面临落地难题的当下,若愚科技凭什么能快速获得资本和市场的认可?答案或许要从中国机器人教育重镇 —— 哈工大说起。
1 ► 哈工大深圳唯一显名持股的具身智能大脑方向公司
若愚科技的特殊之处,从它的出身就能看出端倪。
这家公司孵化自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是目前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方向,哈工大深圳唯一显名持股的企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
2024 年,若愚科技联合哈工大(深圳)获得了 深圳市最高人才团队项目( KQ 团队)支持 ,深圳市和龙华区联合支持总额超过 3000 万元。据了解,深圳市的高科技上市企业,特别是科创板企业,几乎都曾获得过该项目的支持。
团队阵容更是堪称豪华。 创始人兼董事长聂礼强 现任哈工大(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多次入选国家级人才,是多模态领域 CCF-A 类顶会 ACM MM 2022 最佳论文的第一作者。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民 是哈工大(深圳)特聘校长助理,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首位杰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计算机科学权威榜单 CSRankings 的 NLP 方向排名中,哈工大在 2022-2023 年度位列中国研究机构第一,张民教授贡献卓著。
联合创始人兼 CEO 孙腾 是一位连续创业者,研究方向聚焦于多媒体计算,其相关成果发表在 CCF A 类会议和 IEEE/ACM Trans 等顶级学术平台。
事实上,若愚科技是哈工大系在具身智能赛道崛起的一个缩影。东方精工不仅领投了若愚两轮融资,还参与了另一家哈工大系企业 —— 乐聚机器人 的 D 轮融资。乐聚今年一季度已交付 300 台人形机器人,全年预计达千台级。此外, 速腾聚创、星际光年、斯坦德机器人等企业 ,都有着深厚的哈工大基因。
有业内媒体认为, 在清华系长期占据人形机器人“半壁江山”的格局下,“中国机器人长子”哈工大正带领一批企业,从幕后科研力量走向产业一线主角。
2 ► 让机器人拥有真正的“大脑”
具身智能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让机器人像人一样理解世界、规划行动并精准执行。若愚科技给出的答案是“若愚 · 九天”多模态大模型。
这个参数规模达到 130 亿的大模型, 首次参评就登顶了 OpenCompass 多模态大模型榜单。 它支持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的输入输出,真正实现了跨模态数据的深度融合。
但若愚科技的创新不止于此。他们 设计了首个大语言模型与三维解码器融合的端到端耦合架构 , 提出了开放世界三维可供性感知模型,让机器人能够真正理解物理世界的交互属性。
在任务规划层面,若愚科技 构建了首个具身知识检索增强的大模型架构 。 当机器人面对从未见过的复杂任务时,提出了人类知识引导的具身规划大模型,实现了去幻觉可信任务规划。
执行层面的突破同样关键。团队 首次提出具身本体状态感知的动作扩散策略 ,构建了逆运动学引导的时空图扩散模型。这意味着机器人能够根据自身的物理状态和环境约束,生成流畅自然的动作序列,完成精细化操作。
整个系统通过具身感知、具身规划、具身执行三大模块的深度协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这套方案已经在真实场景中得到了验证。
3 ► 从厨房到加油站,具身智能正在加速落地
理论再完美,最终还是要看实际应用。
据了解,“若愚 · 九天”已通过云 + 端的方式,以 API+SDK 标准接口与产业链伙伴对接,应用于 食品加工、分拣、装配和 3C 制造等领域 ,并与多家头部机器人本体厂商及传统制造企业展开合作。他们还曾在 无人厨房 环境进行技术验证,驱动多智能体掌勺。
如今,若愚科技又选择了一个既有挑战性又有商业价值的场景 —— 无人加油 。
他们研发的“若愚 · 揽月”轮式双臂加油机器人,内置了“若愚 · 九天”机器人大脑。当汽车驶入加油站时,机器人可以实现全流程无人化自主加油,包括引导停车、自主识别油箱盖和开关、跨油岛双侧多工位加油等功能。
这套系统已经开始前期试点和 POC , 预计 2026 年将在国内和海外同时投入商业运营 。考虑到全球加油站的巨大市场规模,这一应用的商业前景相当可观。
除了加油场景,若愚科技的具身智能技术还在 港口作业 中找到了用武之地。港口环境复杂恶劣,港口户外作业工人需要在高温、高湿、高危险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复杂操作。通过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多种类型的机器人能够协同完成柔性化作业任务,将工人从危险环境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