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混合算力迎来新突破,曦智科技完成超 15亿元C轮融资

融资主体:曦智科技
融资轮次:C轮
投资机构:中国移动,上海国投,国新基金,浦东创投,中科创星,沂景资本,某领先互联网厂商
推理时间:2025-09-05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GNRx3AHF_4KALlNVMUqYFQ

全球领先的光电混合算力提供商曦智科技近日完成规模超15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吸引了中国移动、上海国投、国新基金、浦东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老股东中科创星、沂景资本、某领先互联网厂商等继续追加投资。此前,曦智科技已完成多轮融资,其中包括2600万美元A+轮融资,2022年B轮融资也有序推进,持续的资本注入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作为 国内唯一专注于光电混合算力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曦智科技总部及核心研发基地布局多座城市:

  • 上海总部:浦东新区
  • 杭州分部:余杭区
  • 南京分部:浦口区江北新区研创园

多区域联动推动技术研发与市场落地,形成覆盖长三角的核心业务网络。

01 资本加持,光电集成步入商业化关键期

曦智科技此轮融资获得了多家重量级投资机构的青睐。中国移动链长基金明确表示:“我们坚定看好光子芯片作为后摩尔时代核心技术的爆发潜力。曦智科技在该领域具有独特定位与优势。”

自2018年成立以来,公司凭借前沿技术储备与清晰的商业化路径,持续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成为光电混合算力赛道的标杆企业。

曦智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沈亦晨博士强调:“大规模光电集成技术已经到了商业化的关键阶段,我们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光子芯片在智算中心内的份额将达到30%。”

02 双线突破,光子网络与计算业务齐头并进

自成立以来,曦智科技以“光电融合突破算力边界”为愿景,聚焦光子网络与光子计算两大业务方向,推动光电混合技术从研发走向产业化应用,业务领域涵盖应用软件、软件工程实施、工业自动化、现代集成制造等多行业。

2.1 光子网络:突破算力集群瓶颈

在光子网络领域,曦智科技重点围绕智算中心Scale-Up(纵向扩展)解决方案展开布局,已完成 多个数千卡集群的落地交付 ,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能力得到市场验证。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公司发布两大核心成果:

  • 全球首个分布式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 光跃LightSphere X ,并摘获大会最高奖“SAIL大奖”
  • 国内首款xPU-CPO光电共封装原型系统,目前正积极开发集成度更高、带宽密度更大的CPO方案

这一系列成果将有效突破当前大规模算力集群中的带宽与延迟瓶颈,为智算中心高效运行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2 光子计算:从原型到产品的跨越

在光子计算方面,公司技术迭代呈现清晰的进阶路径,实现从实验室原型到商业化产品的跨越式发展:

2019年:技术验证突破

  • 发布 全球首款光子芯片原型板卡 ,将原本占据半个实验室的光子计算系统集成到常规大小板卡
  • 用该板卡运行Google TensorFlow自带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处理MNIST数据集,核心指标亮眼:
    • 超95%运算在光子芯片上完成
    • 准确率接近电子芯片(97%以上)
    • 矩阵乘法耗时仅为当时最先进电子芯片的1%以内
    • 成功解决光子芯片处理准确性问题

2021年:产品化关键一步

  • 12月发布第二代光子计算处理器—— PACE(Photonic Arithmetic Computing Engine)
  • 核心参数:单个芯片集成超10000个光子器件,运行1GHz系统时钟
  • 性能优势:特定循环神经网络算法下,运算速度可达当时高端GPU的数百倍,首次验证光子计算的商业化潜力

2025年:商业化应用落地

  • 3月发布最新一代光电混合计算卡 曦智天枢 ,集成 全球最大规模的128×128光子矩阵
  • 关键突破:首次实现光电混合计算在复杂商业化模型中的应用,标志技术正式进入实用阶段

目前,公司已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覆盖从技术验证到商业化应用的全场景:

产品名称
类型
核心优势
应用场景
Gazelle光子计算评估板
评估工具
PACE升级版本,精度与可编程性大幅提升
技术研发、场景测试
LTSimulator光子计算模拟器
仿真工具
模拟光子计算硬件功能及性能
生态建设、应用探索
人工智能推理卡OptiHummingbird
算力产品
片上光网络技术支撑,64核高带宽低延时传输
AI推理、边缘计算

针对PACE的里程碑意义,曦智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沈亦晨博士评价:“它成功验证了光子计算的优越性,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此外,它还充分展示了光子芯片与传统电子芯片无缝协同的运作方式,而这一切要归功于曦智科技光电封装团队的3D封装创新。”

曦智科技工程副总裁Maurice Steinman进一步补充:“PACE已成功验证我们产品路线中的光计算技术模块,而另一重要模块光互连,可用于光缆、芯片/中介层/晶圆层面集成波导等多种传输介质,提供高通量、低时延和高能效的数据传输。光互连和光计算的结合,将为加速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需求的高性能产品奠定基础。”

03 技术引领,顶尖团队与生态协同筑壁垒

3.1 国际认可的技术实力

2025年4月,曦智科技登上全球顶级学术期刊《Nature》,首次公开其光电混合计算架构和光计算产品技术细节,标志着公司技术创新获得国际高度认可,也为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赛道奠定基础。

公司核心技术壁垒围绕三大方向构建:

  • 光子矩阵计算(oMAC) :利用光信号完成AI核心矩阵运算,突破电子芯片物理极限
  • 片上光网络(oNOC) :光信号连接芯片内部计算核心,提升芯片内数据传输效率
  • 片间光网络(oNET) :光信号连接多芯片构建大规模系统,突破集群互联瓶颈

与传统电子芯片相比,曦智科技研制的光学芯片在 速度、延迟、功耗 三方面实现显著改进,且已将光子芯片与AI技术深度结合,目前已吸引谷歌、百度等国内外高新企业接洽合作,技术商业化潜力持续释放。

3.2 顶尖且多元化的团队

曦智科技拥有一支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经验的核心团队,是公司技术创新与商业化推进的核心支撑:

  • 团队规模 :200-500人,汇聚来自10+国家的200多位工程师
  • 人才结构 :17位博士、10位麻省理工校友,其余成员多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北京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院校
  • 团队定位 :“机器学习的先驱者、光学研究的领导者、半导体行业的集大成者”

核心管理团队背景亮眼,覆盖技术、运营、财务等关键领域:

职位
姓名
核心背景
职责范围
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沈亦晨博士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Nature Photonics、Science等顶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全球专利200余项,授权超40项;2017年《自然·光子》封面论文第一作者,开创光子计算产业方向;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
公司战略、技术方向、整体运营
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
孟怀宇博士
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学博士;顶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全球专利超200项,授权40余项;参与研发全球首个片上光互连技术,成果登《自然》
技术路线制定、产品定义、知识产权保护
首席运营官
王泷
25年+半导体从业经验;曾任职高通、紫光展锐、哲库核心管理岗;主持设计芯片累计销量超30亿颗
供应链、生产运营、行业资源整合
集成副总裁
陈奔博士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学硕士、博士;曾任职富士通、富士通研究所、朗讯科技
集成技术研发、工艺优化
副总经理
张弘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毕业;曾任职云锋基金、巴克莱银行
公司运营、财务管理

3.3 全产业链协同生态

公司始终秉持开放协同的生态理念,已与国内领先的光/电晶圆厂、光/电封装厂、算力/交换芯片厂商、系统厂商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核心器件-模块-系统-应用”的全产业链协同体系。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与联合技术攻关,公司在超节点建设、CPO等关键领域实现多项突破,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兼容性与系统效能,更实现了从核心器件到算力基础设施的全链路协同优化,为构建高效、开放、安全的新一代算力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04 破解算力瓶颈,光电融合展现显著优势

随着万亿级大模型快速发展,全球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但传统电芯片性能已逼近物理极限(如摩尔定律放缓),算力缺口持续扩大,成为制约AI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

破解算力瓶颈主要有两大路径,曦智科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双路径覆盖:

  1. 提升多卡协同效率 :光互连方案构建高带宽、低延迟的大规模算力集群,显著提升GPU利用率,解决集群内数据传输瓶颈
  2. 增强单卡算力 :光电混合计算通过 颠覆性架构突破传统计算性能瓶颈 ,在提升算力密度与能效比、降低延迟与总成本方面展现显著优势

此外,公司在研发与运营中保持务实风格,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内部环境:

  • 资金层面:多轮融资后资金储备稳定,支撑长期技术研发
  • 组织管理:内部氛围扁平,减少层级沟通成本
  • 工作制度:上下班无考勤打卡,员工按项目进度自主安排节奏;不鼓励加班,平衡工作与生活

沈亦晨博士表示:“曦智科技正在用颠覆式的底层创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革新,本轮融资将加速公司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光电混合算力的规模化落地进程。”

05 前景可期,光子芯片将迎爆发增长

据曦智科技预测,随着光电混合技术商业化加速,光子芯片在智算中心内的份额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30%,成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

面对算力需求浪潮,公司已明确下一阶段发展重点:

  • 加速推进下一代光电混合计算卡开发,目标是 全面支持AI大模型 ,进一步拓展商业化场景
  • 深化与产业链伙伴的协同,推动光互连、CPO等技术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应用
  • 持续扩大团队规模,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加入,强化技术创新优势

随着摩尔定律接近物理极限,光电混合计算技术已成为突破算力瓶颈的重要路径。曦智科技作为硅光芯片领域的前沿企业,凭借三大核心优势,正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1. 技术优势 :麻省理工大牛团队与芯片研发大牛团队加持,底层技术储备深厚
  2. 资金优势 :多轮融资后资金稳定,支撑长期研发投入
  3. 战略优势 :“提升单卡算力+优化集群互联”双轮驱动,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中国移动链长基金对曦智科技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曦智科技不仅掌握了底层光、电芯片与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更展现出将前沿技术转化为规模化商业解决方案的前瞻性与卓越的工程能力。”

随着光电融合架构在算力基础设施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曦智科技有望成为 下一代算力升级的核心推动者 ,在万亿级大模型发展的浪潮中开辟新的技术航道,为全球AI产业发展提供更高效的算力支撑。

Title
bottom
沪ICP备11021546号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894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80461
Copyright©2025 acebridge 上海仕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