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星源智机器人宣布完成2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来自中科创星、高瓴、元禾原点、元生创投等知名机构和智元机器人、芯联资本、国汽投资、中力实桥等产业投资方。
此次融资后,公司将加速具身大脑的研发及商业化场景落地,巩固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据介绍,北京星源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8月1日,由北京智源研究院孵化,致力于实现多模态空间智能,构建物理世界的通用具身大脑。
公司团队汇聚了具身领域的顶尖人才:CEO刘东曾任京东智能驾驶总经理,主导了京东智能驾驶产品全栈研发与商业化闭环;联合创始人穆亚东博士为北京大学研究员、智源学者,近年来在多模态大模型、具身大模型和机器人方向的研究处于世界前沿水平。复合型创始团队为星源智打造了“技术壁垒+商业变现”闭环生态。
星源智打造了一个跨本体的高泛化性通用大脑,开发出连接AI与物理世界的“物理AI”模型。让机器人不仅仅能够“理解”世界,而且能够基于“世界理解”做出规划和决策。
对比国外具身大脑公司Field AI、Skild AI,星源智还开发了2070Tops的算力平台,可使大脑大模型在端侧运行,让机器人获得高级智能。这种“软硬件一体”的策略大大降低了机器人大脑的部署门槛和开发成本,目前已与多家机器人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星源智的实力得到了诸多投资机构的认可,公司成立仅一个月,就迅速完成了天使轮融资,跑出具身行业初创企业的“光速”。投资方包括中科创星、高瓴、元禾原点、元生创投、慕华科创、力合资本、华金资本、芯联资本、国汽投资、梅花创投、智元机器人、中力实桥、长飞基金、灵初智能等。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后,具身智能被视为AI落地最具代表性的方向。据《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95.25亿元,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投入巨额资源开发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机器人及无人机等具身智能产品。
洪流之下,仍有暗礁。当前最大的挑战来自“数据”,具身智能需要的是高维、连续、动态的场景数据,而真机采集成本极高,仿真数据又难以完全弥合“虚拟与现实”的差距,目前情况较未来成熟应用所需的数据量存在巨大的鸿沟。面对这一核心瓶颈,行业正在摸索应对策略,期待通过数据规模的积累,进一步驱动算法迭代,使具身智能在技术上驶入快车道,加速实现任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