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跨赴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融资主体:跨赴科技
融资轮次:Pre-A轮
投资机构:复星锐正,奇绩创坛
推理时间:2025-09-12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lCAL-w8vTQwGx_NV8UenSw

近日,AI Coding领域的新锐初创公司「跨赴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复星锐正领投、老股东奇绩创坛加码跟投。此次融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强化技术研发、加快人才引进并拓展海外市场,将源于中国实践的AI智能开发模式推向全球。

战略锚定:深耕普惠数字化,构建AI时代新基建

早在23年8月创业伊始,AI Coding浪潮方兴未艾之时,跨赴科技就基于对软件产业的深刻洞察,选择攻坚技术难度最高但产业价值巨大的端到端全流程智能开发,因为只有完全由AI自主驱动、AI原生的智能开发技术,才能将软件开发的成本降低1000倍以上,实现普惠的数字化。而中国广大的下沉市场,恰恰提供了全球最丰富、最复杂也最具代表性的数字化需求,是积累数据、训练模型、打磨产品最好的“磨刀石”。

“中国市场固然有付费习惯等诸多挑战,但也能倒逼创业团队通过工程优化和技术创新,将基础模型的性能发挥到极致,解决真实问题,创造用户价值,同时用极致的性价比强有力的影响全球市场。”跨赴科技创始人武鑫这样诠释他们 “China First, Global Impact” 的战略选择。

通过自研的AI智能开发平台「码上飞」,跨赴科技将原本只有专业开发者才能驾驭的软件开发能力,转化为“人人可开发”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用户无需编写任何代码,仅凭自然语言描述,即可在十分钟内生成一个完整可用的应用程序,真正实现了“说中文,做应用”。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生成超数十万个应用、160亿行代码,帮助遍布中国350座城市的数十万用户,用数字化改变了工作和生活。随着本轮融资的顺利完成,以及与华为等头部厂商战略合作的逐渐深入,跨赴科技已开始全球市场布局,用智能开发技术加速消除数字鸿沟。

技术突破:智能体蜂群协同开发,引领AI软件开发新范式

跨赴科技创新性地采用了智能体蜂群协同开发框架(Agent Swarm Framework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该架构可以对数十乃至数百个智能体进行动态调度和并行协同,高效完成从需求分析、架构设计、代码生成、测试验证到部署运维的开发全流程,显著降低应用开发成本并提升生成效果。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观看更多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这一技术突破源自团队在软件研发效能领域多年的深厚积累。创始人武鑫离职创业前,是腾讯T12级研发效能技术专家,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计算机系,之后在北京大学完成硕士学业,曾于腾讯、字节、滴滴等头部互联网企业负责研发效能体系架构,核心团队成员也为共事多年的资深技术专家,长期深耕复杂系统协同与自动化开发技术。

基于对"人类工程师团队大规模软件开发"的深刻洞察,团队构建了一套智能体蜂群协同系统,将众多分工明确的开发智能体进行有机组织与动态上下文管理,显著提升了“AI工程师”们的研发效能,并通过智能路由技术有效降低了大模型调用成本,为大规模软件自动生成提供了稳定可扩展的底层架构。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AI4SE工作组首批成员单位,跨赴科技已参与2个智能开发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也是标准工作组中唯一的初创企业。凭借"软件工程最佳实践 + 智能体蜂群协同架构"的创新融合,跨赴科技正为AI时代的软件开发提供稳定、高效、可扩展的新范式,推动"人人可开发"的普惠愿景走向现实。

资方观点:软件产业迎来变革拐点

全球软件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虽然全球软件开发市场规模早已突破5万亿美元,但仅中国就有超7000万中小微企业和近3亿个体经营者深受数字化门槛高、开发成本昂贵的制约。这一巨大的供需落差,标志着AI驱动的智能软件开发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软件开发不再是专业程序员的领域,而将逐渐成为数以十亿计的“大众开发者”释放创造力的基础能力。

跨赴科技创始人兼CEO武鑫表示:“我们正站在软件产业范式转移的关键节点。AI Coding不仅仅是对传统开发的简单增强,而是一次彻底的生产力解放。未来,跨赴将继续坚定投入技术探索,更积极地将最新的多模态与大模型技术融合到软件产业中,探索下一代AI原生开发范式,乃至未来的软件形态本身。我们最终的愿景,是成为每个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通过赋能全球大众开发者,激发数字化内容的极大繁荣,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形态数字化内容生态网络。”

此次Pre-A轮融资的完成,为跨赴科技注入了新一轮发展动能。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强化技术研发、加快人才引进并拓展海外市场,将源于中国实践的AI智能开发模式推向全球。在资本与产业的双重驱动下,跨赴科技期待推动整个软件产业向更智能、更普惠的未来加速演进。

复星锐正董事总经理高俊巍表示:“AI Coding技术驱动的软件产业变革已迎来拐点,跨赴科技在AI原生的软件生成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在大规模多智能体协同框架上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并快速实现了产品的商业化落地。我们也十分认同团队对产业变革的深刻洞见、快速极致的迭代能力,以及技术驱动、务实落地的团队文化。复星锐正在本轮融资中,将积极调动自身产业资源和全球网络,助力跨赴科技在智能软件生成领域的全球化布局,通过普惠的智能软件开发技术,推动世界进一步数字化。”

奇绩创坛合伙人表示:“软件开发的终局,不是给工程师一个AI副驾驶(Copilot),而是让AI成为自主驾驶的‘工程师’本身。跨赴的制胜路径,就是在‘China First’的战略下,将中国最复杂、最考验性价比的市场当做‘磨刀石’。这不仅磨练出了他们‘智能体蜂群’这一顶尖架构,更打造出了一支经过海量实战、兼具技术领先与极致效率的‘AI工程兵团’。我们相信,这支对软件工程有终局性思考、并手握最锋利武器的团队,正在定义下一代的软件生产力,并有能力重塑全球软件产业的格局。”

来源:KuaFuAI

—精彩回顾—

融资速递 | 炎黄国芯获近亿元B轮融资并规划五亿并购资金,专注研发高可靠“中国芯” 融资速递 | 北大汇丰E20班同学企业—元鼎智能完成超6000万美元融资
融资速递 | 微进化医疗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专注于跨物种基因工程药物研发
融资速递 | 北大校友联手Jim Collins创立,基于RNA传感器控制mRNA疗法,已融资1340万美元
【融资速递】90后二次元北大校友做出AI漫画创作工具,融资千万
北大校友担任顾问,摩根大通、再生元押注,初创公司A轮融资1亿美元,基于非天然氨基酸开发新型共价蛋白疗法
【校友企业】重磅官宣 | ⌈ 数据宝 ⌋ 获2亿元新一轮融资
面壁智能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继续面向AGI的高效大模型征程
映辉医药完成数千万元A1轮融资,推进溶瘤病毒管线Ⅰ期临床研究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灵明光子完成C2轮融资,浙江金控推动智能化产业聚合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秘塔科技获超 1 亿元人民币融资,蚂蚁集团领投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灵犀微光获得新一轮融资,杭实集团、永昌盛投资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光晶能源获鼎峰科创领投上亿元A+轮融资,100MW钙钛矿中试线投产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国策量子获华为哈勃战略投资,将建设高端量子精密测量仪器生产基地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深势科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士泽生物完成逾亿元B1轮市场化融资,2年完成3亿元融资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光轮智能完成Pre-A+轮数千万融资,用合成数据加速空间智能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血霁生物获中科康美战略投资,推进血小板再生疗法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超维景B轮融资过亿,加速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与全球化布局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高考纸鸢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以“AI+专家”重塑志愿填报服务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芯弦半导体完成Pre-A+轮近亿元融资,顶级产业方、知名资方、政府资方鼎力支持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每因智能完成千万元级种子轮融资,深耕疾病风险预测与健康管理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锦禹云能源科技完成近千万元Pre-A轮融资,加速能源数字化生态布局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云圣智能完成D轮5亿元融资,加速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布局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千觉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融资,触觉感知技术加速商业化应用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北微传感完成B+轮融资,加速高端惯性传感器国产替代
融资速递 | 校友企业面壁智能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加速端侧AI商业化进程
Title
bottom
沪ICP备11021546号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894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80461
Copyright©2025 acebridge 上海仕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