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 | 每日投融资事件简报

融资主体:爱诗科技
融资轮次:B轮
投资机构:阿里巴巴,达晨财智,深创投,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湖南电广,巨人集团,Antler
推理时间:2025-09-12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gf-gkM_jw8ObO4zbLaJNw

AI 视频生成领军企业「爱诗科技」宣布完成超过 6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达晨财智、深创投、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湖南电广、巨人集团和 Antler 等投资方跟投。

目前公司全球用户规模突破 1 亿,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 PixVerse V5 位居 Artificial Analysis 图生视频榜首,产品 PixVerse (拍我 AI )入选 a16z “ 全球 Top 50 生成式 AI 消费移动应用 榜单第 25 位,公司持续推动 AI 视频生成走向更广泛的日常应用。爱诗科技创立于 2023 4 月,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 AI 视频生成大模型及应用,旨在满足 AI 时代下视频消费的全新需求,帮助每一个人成为生活的导演。

此轮融资创下国内视频生成领域单次最高融资额,资金将为公司未来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储备力量,持续推动 AI 视频生成技术的普惠。对于此次融资,爱诗科技创始人兼 CEO 王长虎表示: 视频生成技术的诞生并非偶然,是内容与交互方式长期演进的必然产物,它正在开启全新的时代。前行路上,我们倍感荣幸能获得来自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国内顶级投资机构、 顶尖内容产业合作方以及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认可和支持。这份信任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我们迈向未来的信心之源 —— 让我们更有动力推动视频生成技术的创新,将人工智能带给更多用户,共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体验。我们正处在这一新纪元的起点,用户规模刚刚突破了一个亿,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启航。早期市场对视频生成大模型的非共识,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创新机遇,也让我们能更敏捷地把握时代机遇,这是我们最感幸运和兴奋的地方。

AI 视频生成赛道,爱诗科技凭借自主研发能力,在公司创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极速生成、一致性等关键维度实现了全球领先的生成效果,是国内首个发布 DiT 架构的视频生成创业公司。成立两年来,爱诗科技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进行了五次迭代,共八个版本的更新,为用户提供准实时、高质量且音画同步的视频生成服务。 8 27 日, PixVerse V5 上线,基于准实时生成能力,全面优化了动态效果、超清视觉处理、一致性保持、指令遵循等核心环节,在效率与质量上同步跃升。与 PixVerse V5 同步上线的,是全新 Agent 创作助手功能,在 Agent 创作助手帮助下,普通用户无需掌握复杂的 prompt 技巧,也能一键生成专业级视频。 9 7 日,根据权威独立测评平台 Artificial Analysis 最新测试结果,爱诗科技发布的 PixVerse V5 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在图生视频( Image to Video )项目榜单中登顶全球,在文生视频( Text to Video )项目榜单中位列 Top2 ,技术实力保持在全球第一梯队。

与此同时, PixVerse (拍我 AI )入选 a16z “ 全球 Top 50 生成式 AI 消费移动应用 榜单第 25 位,全球用户 AI 视频消费实力强劲。视频生成的蓬勃向上正在激发 AI 应用发展进入快车道。 2025 3 月, PixVerse 推出开放平台 API 6 月,国内版 拍我 AI” 及其开放平台同步上线。截至 8 31 日,已有超过 100 家合作伙伴接入爱诗科技开放平台,过去半年通过 API 累计生成视频超千万次。随着首尾帧多帧、多主体等功能更新,以及 V5 大模型、 Agent 智能体上线,合作伙伴通过 PixVerse (拍我 AI )制作具有叙事性影片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平台 API 8 月的调用量月增长超一倍。

上周五( 9 5 日),国内版拍我 AI 上线为期 6 天的 拍我 AI 免费开放日 限时免费活动。拍我 AI Agent 也是国内首批嵌入 Nano banana 的视频生成创作助手,方便用户生成诸如动态壁纸、动态 3D 手办、宠物小剧场、商拍变装等具有一定场景和情节的创意短片。在今年 7 月联合国日内瓦举办的 2025 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上,爱诗科技旗下生成式视频平台 PixVerse 作为 “AI 视频向善 代表案例入选 创新扩大影响 Innovate for Impact Use )案例集,并受邀分享其在创意普惠和数字包容方面的探索。 PixVerse (拍我 AI )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 AIforGood 视频生成挑战赛。爱诗科技联合创始人谢旭璋现场表示: 我们从诞生第一天就是一个全球化公司, PixVerse 可能是过去半年全球增长最快的 AI 产品之一,我们在全世界 80% 国家验证了用户需求。全世界还有几十亿人没有做过视频,没有用过视频来传递信息、分享生活、讲述故事,我们希望用 AI 来帮助这些大多数人,实现视频创作的普惠。

02 「新云医疗 」完成B+轮

慢性疼痛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影响着我国超 3 亿人,且疼痛群体趋于年轻化,市场需求巨大, 预测 2025 年国内疼痛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0 亿元。与此同时,慢性疼痛治疗领域亟需新理念、新解决方案,以突破传统药物和手术局限,填补临床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慢性疼痛创新器械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 北京新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新云医疗 )宣布完成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道彤投资领投,泰州天使基金、乾丰投资等跟投。

新云医疗成立于 2016 年,专注于运用医疗科技解决慢性疼痛治疗痛点,通过 产学研医用 一体化模式,推动产品管线持续创新突破,从无创经皮电刺激设备,到微创介入器械、有源植入器械,多款产品打破了国外企业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垄断,取得 AI 闭环脊髓电刺激等前沿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将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精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此轮融资为新云医疗带来新的资本助力,也再次印证资本市场对公司商业化能力的信心。

慢性疼痛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慢性腰背痛、糖尿病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其发病率持续增长,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在美国,每年因慢性疼痛导致的负担高达 6350 亿美元,远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中国, 2023 年慢性疼痛相关疾病住院患者高达 2615 万例,仅疼痛科收治的患者人数就提升了 35.1%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疼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疼痛问题变得非常突出。中国企业运用前沿技术解决疼痛问题,有助于减轻社会负担,减少家庭支出。 新云医疗创始人 &CEO 赵云谈及瞄准疼痛赛道的意义。

国家对疼痛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2023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疼痛综合管理模式,同时推动疼痛科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三级医院疼痛科覆盖率达到 92.7% 。慢性疼痛还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起被纳入了慢病管理。

然而,慢性疼痛领域存在着一个明显矛盾,尽管有数百种治疗方法被提出,但部分患者仍未获得有效的疼痛缓解。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例,其作为常见的难治性疼痛,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约 50% 的患者不能充分缓解疼痛。疼痛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更有效的镇痛手段是临床刚需。新云医疗从临床痛点切入,在微创介入、神经调控赛道布局具有技术差异化优势的系列产品,进一步提高临床镇痛效果。

脊髓电刺激( SCS )是治疗疼痛最常用的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将电极置入脊髓硬膜外腔,利用电流刺激脊髓,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继而达到疼痛缓解的效果。 SCS 较药物治疗有可逆、无副作用等优势,是疼痛科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国内 SCS 年手术量约 2000 例(永久植入率约为 20%-30% ),对比美国年植入 5 -7 万例(永久植入率达 60% 以上),渗透率提升空间非常显著。

然而,全球 SCS 领域几乎被国外巨头(如美敦力、波士顿科学、雅培)垄断,代表行业前沿的闭环技术壁垒森严。国内现有的开环 SCS 由于固定输出刺激、依赖人工主观调节参数等,难以适应患者日常活动中的刺激需求,导致临床疗效偏低和不稳定。

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尤其是 AI 在医疗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新云医疗看准时机,深度融合 AI 、脊髓接口等技术,创新研发出国内首款 “AI 闭环植入式可充电脊髓电刺激系统 NewStim®” NewStim® 在软硬件技术层面都做了系统升级,可根据实时测量的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ECAP )信号自动调整刺激参数,使人体疼痛区域被电脉冲激活的神经纤维数量始终维持在恰当水平,确保患者在不同体位和活动下均获得稳定、有效的疼痛缓解。

谈及为什么选择闭环技术,赵云解释: 我们希望开放思维,走在最前沿的科技上,去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脊髓神经信号是人体重要的 数据池 ,利用 AI 闭环技术感知神经信号,我们可以聆听电刺激与脊髓的交互对话,从而进行精确调控。这种信号测量次数每天可达 400 万次以上,意味着呼吸、心跳等活动所产生的轻微变化,都可被灵敏捕捉到,实现精准化、个体化的疼痛治疗。

此外,原来患者永久植入 SCS 后要定期返院调参。但有了 AI 加持,三方平台和医院可以高效对患者进行术前规划和术后管理,实时调参也可远程完成,有效减轻医生工作负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另一方面, AI 对闭环 SCS 系统最大的贡献在于可以通过群体数据,让样本库不断积累,完成模型库的建设,最后反哺 AI 模型,持续迭代系统。

03 「主线科技 」获数亿元战略

主线科技宣布获得数亿元战略融资,由北京顺义高精尖产业基金、国投创益、榆煤基金、徐州产发、兴银理财、合肥肥东产投联合投资。本轮融资不仅为公司注入资本,更引入了宝贵的产业化资源,将助力 主线科技持续巩固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领先与商业化领跑优势,并加速全球业务落地。

创立 8 年以来,主线科技已成为全球领先的 L4 级无人驾驶卡车及智能运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以自主研发的高阶自动驾驶系统为核心,为客户提供覆盖无人驾驶卡车与智能运输系统的全栈式产品与服务,以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的科技运力,推动港口园区、公路货运、城市配送等物流全场景中的无人化、智能化与零碳化转型升级,助力全球供应链体系降本增效,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目前,主线科技已形成 “全无人技术领先 - 全场景产品领创 - 全球化商业领跑”的战略闭环与核心竞争优势,累计交付并运营近千台套智能卡车及智能运输解决方案,智能运输里程累计近亿公里。公司与天津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烟台港、合肥港等数十个世界规模领先的海港、河港、陆地口岸等物流枢纽达成商业化合作,并携手申通、中储智运、德邦、长久物流等物流龙头企业在全国核心物流干线持续开展智能卡车运输。同时,公司加速开展国际业务,已在东南亚、中东、南美洲等多个国家对接和落地无人驾驶卡车项目。

以终为始,主线科技认为卡车自动驾驶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既能独立自主又能集群协同的智能运输体系,提出了从 AiTrucker 人工智能虚拟司机(单车智能) 到 Trunk CAFC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货运编队(公路火车)的技术进化路径,以“能落地”的技术加速打造全局最优的智能零碳运输体系。

AiTrucker 是专为智能运输打造的 L4 级通用自动驾驶系统,以全方位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高性能的中央计算平台以及全栈自研的端到端 VLA 大模型算法为核心,可全面支撑从 L2 L4 的智能驾驶能力,具备卓越的商用车平台适配性与多场景拓展性。目前, AiTrucker 已实现规模化量产,搭载于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三一重卡、徐工、北汽福田、陕汽、东风柳汽等多家主流车企的二十余款中重卡及专用车型,并成功打通港口园区、高速公路以及城区配送等物流运输全场景闭环,是国内首个实现港口重度混行场景下全无人、全天候、全流程作业的自动驾驶系统。 2025 年, AiTrucker 成功上车三一重卡快递干线专属智能电动重卡——江山 SE636 ,并率先切入极兔、德邦、顺丰、京东等头部物流企业的干线运输网络,为行业提供了经济可行的新能源智能重卡运输解决方案。

基于单车智能的技术积累,主线科技同步推出 Trunk CAFC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货运编队解决方案,通过深度融合自动驾驶、车车通信、车路云协同等核心技术,实现“ 1 辆领航车智能辅助驾驶”与“ N 辆后车无人驾驶”的混合编队行驶。该方案具备高速低间距、毫秒级响应、车路云协作的技术特点,可以有效降低编队整体空气阻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步增强道路交通容量与运输安全。在京津塘高速、山东高速、津石高速、京哈高速等国家级智能交通先导试点项目中,主线科技成为国内首家开展跨省市智能卡车编队测试与示范运营的企业,并以高标准通过严苛的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可行性验证。数据表明, Trunk CAFC 可实现车队综合运营成本降低 20% 、节能效果提升 18% 、减碳效益达 22% ,为传统物流车队提供了高效、灵活、可靠的智能化升级路径。

04 「迈特芯 」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近日,深圳迈特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近亿元融资,由瑞江投资,高捷资本、毅达资本、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等共同投资,标志着市场对其技术实力与产业化前景的高度认可。本轮融资将进一步加快公司芯片落地及多型号产品开发。

大语言模型与具身智能蓬勃发展,已然成为人类下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标志。然而,在云端运行大模型存在数据泄露、传输延迟、成本高昂等诸多难题,而端侧部署在解决成本、能耗、性能、隐私、安全以及个性化问题方面已得到充分验证。不过,当前端侧芯片架构因存储、数据搬运等诸多问题,致使大模型应用无法在端侧离网场景中落地。

迈特芯专注于边缘侧 AI 芯片的研发,依托成熟的芯片制程技术,通过创新的芯片架构设计,实现了大语言模型和具身智能模型在超低功耗、超高速 token 数运算方面的突破,有效解决了传统 AI 芯片设计中 能效 - 面积 - 灵活性 的三角矛盾。作为国内极少数初步实现对大模型及智能体在 AI 移动终端、穿戴设备及机器人端侧扩展支持的企业,迈特芯展现了其领先的技术实力。公司核心团队由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吴文俊人工智能奖获奖团队、南山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等资深业界精英组成,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低功耗芯片解决方案,已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公司创始人余浩先生长期从事高性能智能芯片等研究,曾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青年特聘专家、广东省珠江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是 IEEE APCCAS 大会主席、 IEEE 电路与系统( CAS )方向国际杰出宣讲人、 IEEE/ACM 5 项核心期刊编委、多篇国际最佳论文获得者,并多次荣获该领域最高奖 —— 吴文俊人工智能奖。余浩先生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及华为等企业的合作课题,累计金额近 5000 万元。

瑞江 投资认为:迈特芯凭借创新的芯片架构,有效解决了能效、存储与算力瓶颈,在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和机器人等场景展现出强大适应性。我们坚信迈特芯有望成为端侧 AI 芯片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本次投资是继我们在 AI 模型、 DPU 芯片、具身机器人大脑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布局之后,在端侧 AI 芯片领域的又一重要战略投资,进一步强化了我们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

据悉,迈特芯下一轮融资规模将在 5000 万元至 1 亿元之间,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智能硬件芯片的研发迭代、扩大生产规模以及加速市场落地。

Title
bottom
沪ICP备11021546号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894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80461
Copyright©2025 acebridge 上海仕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