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冲进行业前列!无锡高新区企业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融资

融资主体:无锡泉智博科技有限公司
融资轮次:A轮, Pre-A+轮
投资机构:光速光合,京国瑞,首程控股,道禾资本,猎鹰投资星奇基金,英诺天使基金
推理时间:2025-09-28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wV-nrNlus02xkNIUUohyMg

在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的灵活动作里,藏着一个关键部件 ——“ 关节 。它就像人体关节一样,直接决定机器人的活动精度与力量。如今,无锡高新区一家成立仅两年的企业,靠自研这款核心部件,不仅打入头部机器人厂商供应链,还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融资,它就是无锡泉智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泉智博 )。

近日,泉智博宣布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融资: A 轮由光速光合与京国瑞、首程控股联合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领投,道禾资本跟投; Pre-A+ 轮由猎鹰投资星奇基金、英诺天使基金等参投,多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这笔 融资 将主要用于招纳技术人才、升级生产线、加强研发,让更多机器人用上 中国造 关节。

而这份成绩的起点,源于一次“找关节”的意外经历。泉智博的诞生,最初并非瞄准“关节”赛道。创始团队之前尝试攒出一台机器狗,可找遍市场却发现:没有一款满意的机器人关节——要么力量不够,要么体积太大,要么成本高得离谱。“与其挖金子,不如做铲子!”创始人陈万楷当即决定创办泉智博,并把“做最好用的机器人关节”定为企业核心战略。这位从华中科技大学读到吉林大学博士的“机器人老兵”,曾主导过人形、水下机器人的研发设计,再加上吉林大学领军教授刘春宝担任首席科学家,以及一群来自知名高校、有十余年经验的核心成员,泉智博很快搭建起全自主研发团队,从关节整体设计到内部关键组件,都能“自己干全套”。

做机器人关节,要兼顾 力气大、体积小、成本可控 泉智博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把关节里的核心部件整合得更紧凑,重量轻了不少;还升级了内部电机,让能量利用更高效。他们推出的 关节 产品,覆盖了从 2Nm 400Nm 的扭矩需求,其中一款行星伺服关节,体积小巧却能输出超大力量,性能比国内头部公司的同类产品还强。更难得的是,这些 关节 还支持多种通信方式,能快速响应控制指令,机器人动起来又准又快。

过硬的产品很快打开市场。目前泉智博的“关节”已经卖到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不仅实现批量供货,还拿到了重复订单,全年订单 突破亿元 ,现有生产线一年能产 20万套 。陈万楷透露,接下来要建自动化生产线,把年产能从几十万套提至百万套,还会搭建更高标准的质量管控体系,让“关节”更可靠。

不止机器人,泉智博还在拓展新场景。现在他们的“关节”已经用到消费级外骨骼设备上,未来还计划打进割草机等领域。“我们想做机器人行业的‘关节专家’,让不同设备都能用上好用、不贵的标准化关节。”陈万楷说。

对于泉智博的潜力,投资方都很看好。光速光合合伙人朱嘉认为,机器人关节技术复杂,泉智博既能稳定量产,又能快速迭代产品,未来有望搭建服务多行业的机器人生态;首程控股合伙人朱方文则比喻,机器人关节堪比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泉智博能突破这个关键卡点,还能拓展多领域,发展空间很大。

泉智博的快速崛起,正是无锡高新区“资金投资+政策牵引+产业生态”三位一体招商模式的成功实践。2024年,无锡高新区联合中电海康集团成立小微特机器人招商专班,精准锁定小微特机器人赛道:以海康无锡产业园区为载体搭建产业协作生态,用“飞凤人才计划”政策打破人才引进壁垒,靠海康基金和国资基金注入发展资金。这套模式不仅让泉智博从“找关节”的困境中突围,更成为无锡高新区培育优质企业、激活产业动能的可复制样本。

Title
bottom
沪ICP备11021546号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894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80461
Copyright©2025 acebridge 上海仕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