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生科技」两轮天使+轮融资落地,AI微流技术突破新材料制造瓶颈

融资主体:象生科技
融资轮次:天使+轮
投资机构:美丽境界资本,毅达资本,纳川资本,英诺天使基金,苏州市科创投,苏州天使母基金,苏高新科创天使基金,君禾薄膜科技
推理时间:2025-10-03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ip0cUSx7KqNA8eydq1JQA

投行前哨站获悉,「象生科技」近期连续完成两轮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产业方CVC美丽境界资本、毅达资本、纳川资本联合领投,英诺天使基金、苏州市科创投、苏州天使母基金、苏高新科创天使基金、君禾薄膜科技共同跟投。此次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三大核心方向:一是AI催化技术平台的深度搭建,包括高通量实验设备升级、催化材料数据库扩容及AI预测模型迭代;二是核心产品研发攻坚,聚焦生物基呋喃材料FDCA及PEF的工艺优化与性能提升;三是产线拓展与智能工厂建设,加速百吨级产线的稳定运行,并启动千吨级柔性化微流制造产线的规划与落地。
成立于2024年1月的象生科技,并非行业“新入局者”,而是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顶尖科研平台的“产学研转化标杆”,自创立之初便锁定生物基及高性能材料微流智能制造赛道,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传统化工制造的效率与成本瓶颈。其核心团队阵容堪称“学术与产业双驱动”:创始人于超2020年以江苏特聘教授身份回国,深耕AI纳米催化与多相流微反应器领域十余年,曾主导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工程化落地;团队核心成员则分别来自布朗大学、剑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海内外高校,覆盖材料化学、流体力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领域,同时吸纳了一批拥有十年以上化工行业生产管理经验的产业人才,形成“科研-技术-生产”的完整能力闭环。
在技术层面,象生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自主研发的“多相微流矩阵反应平台”,这一系统专为解决复杂化学反应的“精准控制”与“高效放大”难题而设计,包含两大相互协同的核心模块。其一为AI纳米催化剂模块:通过微流控高通量实验装置,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数百组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结合量子化学模拟与机器学习算法,挖掘“活性位点结构-反应能垒-催化效率”的深层关联规律,进而构建起精准的“催化剂结构-性能”预测模型。目前,该模块已积累超5000组实验数据,针对FDCA合成的核心催化剂,其活性较传统方案提升30%以上,选择性突破98%,且原材料损耗率降低15%,从源头降低了生产成本与环保压力。其二为流体模拟计算与结构设计模块: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与自主开发的仿真算法,对不同反应体系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三维模拟,从流道结构、流速控制、混合方式等维度进行优化,最终实现反应体系的“均匀混合、高效传热、低阻流动”,解决了传统反应器“局部过热、混合不均”导致的副反应增多问题。
正是依托这两大模块的协同作用,象生科技实现了FDCA的“一步法制备”——相较于传统工艺需经过多步反应、分离提纯的复杂流程,一步法不仅将反应周期缩短50%,还使产品收率提升至92%以上,同时大幅降低了三废处理成本,相关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象生科技创新性地提出“多米诺流化学推进模型(DFCM)”,这一模型打破了传统化工“实验室克级实验-中试百吨级-量产千吨级”的割裂式发展模式。通过将商业运营中的数据驱动决策思维,与流动化学中“参数连锁响应”特性相结合,构建起“触发-传递-放大”的连锁机制:实验室阶段的工艺参数变化被视为“初始触发信号”,通过AI模型预测其对中试生产的影响(传递过程),再根据中试数据反向优化实验室参数,最终形成一套自驱动的反应优化系统。目前,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FDCA的生产放大——从克级实验到百吨级产线的转化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的偏差率控制在5%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15%的偏差水平,为后续千吨级产线的快速落地奠定了基础。
Title
bottom
沪ICP备11021546号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894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80461
Copyright©2025 acebridge 上海仕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