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323)成立于2004年12月,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PI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内PI膜行业的先行者,瑞华泰打破了美日企业在高端PI膜领域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技术层面,瑞华泰掌握了从配方设计、工艺控制到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2010年完成的国家发改委”1000mm幅宽连续双向拉伸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示范工程,使国产PI膜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次,在产品方面,公司构建了覆盖4-200微米厚度范围的完整产品矩阵,包括热控、电子、电工、航天航空用及柔性显示用等五大类PI薄膜。最后,在市场布局上,公司产品已进入西门子、中国中车等全球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瑞华泰的主要产品为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具体可分为五大系列:
电子系列PI薄膜:主要应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的基材和覆盖膜,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的关键材料。该系列产品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可在-269℃至28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
热控系列PI薄膜:用于5G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散热管理,通过后续石墨化处理可制成高导热石墨膜,导热系数可达1500W/(m·K)以上。
电工系列PI薄膜:主要作为电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具有出色的介电强度和耐电晕性能。
航天航空用PI薄膜:应用于卫星太阳能电池板、航天器热控系统等极端环境,具有抗辐射、耐原子氧等特殊性能。
柔性显示用CPI薄膜:用于折叠屏手机的盖板材料,具备高透光率(>90%)和超强耐弯折性能(可弯折次数超过20万次)。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股东性质 |
---|---|---|
国投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11.37% | 国有法人 |
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11.00% | 国有法人 |
达科睿华 | 5.56% | 投资机构 |
上海联升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6.58% | 投资机构 |
国改双百发展基金合伙企业 | 2.53% | 投资基金 |
国新双百壹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 2.53% | 投资基金 |
从股权穿透来看,瑞华泰的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通过国投集团旗下的国投高科等主体合计持股约22.37%,形成了”国有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管理层”的混合所有制结构。这种股权结构既保证了公司的政策资源获取能力,又保持了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来部分机构股东(如达科睿华、联升创业)陆续披露减持计划,但减持比例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未影响公司控制权稳定。
瑞华泰的核心管理团队兼具产业经验和专业技术背景:
宋树清(董事长):材料学硕士,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主导过多项国家级新材料研发项目。
汤昌丹(总经理):公司创始人,拥有20余年高分子材料行业经验,带领团队完成多项PI膜技术突破。
袁舜齐(技术总监):中科院化学所博士,负责公司研发体系构建,主持开发了10余个新产品系列。
黄泽华(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曾任职于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了完善的财务风控体系。
研发团队方面,公司聚集了40余名专业研发人员,其中博士8人,硕士21人,专业覆盖高分子化学、材料工程、机械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团队在纳米应用、分子设计、连续化生产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拥有深厚积累,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6项。
瑞华泰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技术积累期(2004-2010年):
2004年公司成立,启动PI膜国产化研发
2010年完成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建成国内首条千吨级PI膜生产线
产业化突破期(2011-2020年):
2014年获联升资本等机构A轮融资
201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引入深圳企业产业投资
产品成功应用于高铁、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
资本助力期(2021年至今):
2021年4月科创板上市(募资2.69亿元)
2023年入选”宝安区创新百强企业”
2024年启动嘉兴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新增产能5000吨/年
关键里程碑包括:2010年实现宽幅连续化生产突破、2018年柔性显示用CPI薄膜量产、2021年成为科创板”PI膜第一股”。目前公司正从产品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通过纵向整合提升产业链话语权。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