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上海安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电动车辆用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55号乙楼A2035室,注册资本176万元。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安沛动力已建立起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和系统集成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深度启蒙: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是国家重点培育的创新主体。这类企业通常在细分市场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技术创新能力:以空间矢量控制(SVPWM)技术为核心,突破传统电机控制系统的噪音高、续行里程短等缺陷。累计申请专利56项(含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17项,覆盖电流采样模块优化、功率器件导流结构创新等关键技术领域。
产品性能优势:通过自主研发的弱磁控制、MTPA算法及能量回收功能,实现低噪音、高可靠性、长续航的驱动性能。产品支持远程升级与参数定制化配置,具备可靠的车用通讯接口。
产业化能力:拥有上海研发总部及江苏自有工厂,并在浙江台州、重庆等地设立CKD委外工厂,年产能覆盖300W-15KW电机系统,可满足不同功率段的市场需求。
实例说明:空间矢量控制(SVPWM)是一种先进的电机控制技术,通过将三相电压矢量合成一个旋转的空间矢量,实现对电机转矩和磁场的精确控制。相比传统控制方式,SVPWM能提高电压利用率15%,降低谐波损耗,这正是安沛动力产品性能优势的技术基础。
安沛动力的核心产品线主要分为两大类:
电动两轮/三轮车驱动系统:适配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车型,功率范围300W-5KW。代表性产品采用72V电压平台,峰值效率达93%,支持弱磁扩速功能。
微型电动车驱动系统:针对电动微型四轮车、电动物流车等场景,功率范围5KW-15KW。集成化设计使系统体积减少30%,重量减轻25%。
工业设备驱动系统:适用于AGV、机械臂等自动化设备,提供高精度伺服控制,定位精度可达±0.1度。
多功能集成控制器:集成能量回收(回收效率>15%)、坡道辅助、故障诊断等功能模块。
智能化电控平台:支持CAN/RS485通讯协议,可通过PC或手持终端在线修改运行参数,如电流限制、速度曲线等。
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与数据驱动的运维决策,支持OTA无线升级。
技术参数实例:公司量产产品中最高采用120管功率MOS并联设计,相比行业常规的48管设计,电流承载能力提升150%,同时通过创新的散热结构将温升控制在65℃以内。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实缴出资额(万元) | 首次持股日期 |
---|---|---|---|---|---|
1 | 秦小雷 | 38.715% | 68.1384 | 47.4593 | 2010-09-14 |
2 | 杨容 | 24.6975% | 43.4676 | 24.03 | 2010-09-14 |
3 | 上海鸿立虚拟现实投资合伙企业 | 10.2273% | 18 | - | 2018-04-23 |
4 | 宁波鸿缨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 10.2273% | 18 | - | 2018-04-23 |
5 | 上海掘沃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 9.1023% | 16.02 | - | 2018-02-28 |
6 | 谢威 | 3.6932% | 6.5 | - | 2021-11-04 |
7 | 徐凌 | 3.3375% | 5.874 | 13.35 | 2013-12-09 |
股权结构分析显示三个关键特征:
创始人控股:秦小雷与杨容作为联合创始人合计持股63.4125%,保持对公司战略方向的控制权。值得注意的是,秦小雷通过间接持股使总权益达到46.2972%。
机构投资者参与:2018年A轮融资引入上海鸿立、宁波鸿缨等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20.4546%,这两家机构均与华闻传媒存在关联关系。
员工持股平台:上海掘沃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持股9.1023%,体现公司对人才激励的重视。
深度启蒙:A轮融资通常指创业公司获得的第一轮机构投资,主要用于产品市场验证和团队扩充。安沛动力在成立8年后进行A轮融资,反映其技术成熟度已达到商业化规模应用阶段。
公司核心团队具备深厚的行业积累和专业技术背景:
秦小雷(执行董事):
教育背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控制本科,西安交通大学电气硕士,上海交通大学EMBA。
职业经历:2001年在中国电科21所主持开发国内首款市场化无刷电机电动两轮驱动系统;2007年参与组建上海电驱动股份,负责中国第一代纯电动汽车电机电控研发;2010年创立安沛动力。
技术贡献:主导开发行业首批永磁电机矢量驱动系统量产应用,拥有14项专利。
杨容(技术总监):
教育背景:与秦小雷相同的学术轨迹。
职业经历:曾在日本Myway株式会社参与尼桑、丰田混合动力系统开发;在上海西门子医疗担任永磁电机伺服驱动工程师。
专业特长:嵌入式软件架构设计,主导开发公司核心控制算法。
公司建立符合IAF16949标准的正向开发流程,团队构成包括:
电机设计组:专注电磁方案优化和机械结构设计
电子工程组:负责PCB设计与热仿真验证
软件算法组:开发驱动控制策略和系统验证
测试工程组:执行EMC测试和可靠性验证
实例说明:IAF16949是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产品开发过程包含APQP(先期产品质量策划)、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等完整流程。安沛动力通过该认证,表明其研发体系已达到车规级要求。
安沛动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2010年:公司成立,聚焦永磁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研发
2013年:完成首款电动摩托车驱动系统量产
2015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6年:获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2018年:完成A轮融资,引入华闻传媒系投资机构
2019年:江苏生产基地投产,年产能突破10万台
2020年:高速电摩驱动系统市占率达50%
2021年:推出车辆信息化管理平台
2023年:产品出口欧洲、东南亚市场
2024年:与钱江摩托、小牛电动等建立战略合作
2025年:预计营收突破4000万元
里程碑事件:2018年A轮融资后,公司产能扩张3倍,客户群从中小厂商扩展至钱江、小牛等一线品牌,实现从技术型公司向产业化公司的转型。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