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SH603799)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浙江桐乡,是中国企业500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构建起”海外资源-国际制造-全球市场”的完整产业格局,形成了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印尼镍产业、非洲资源产业和循环产业五大事业板块。
华友钴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公司建立了从上游矿产资源开发到下游锂电材料制造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这种全产业链布局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并保障供应链安全。其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布局,特别是在刚果(金)和印尼等关键矿产资源国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第三,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在钴新材料和锂电正极材料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
作为中国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华友钴业2022年钴产品产量约3.8万吨(金属量),产销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同时,公司也是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的主要供应商之一,2022年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产量分别达到10.2万吨和9.5万吨。
华友钴业的产品线主要分为四大类:
包括四氧化三钴、氧化钴、碳酸钴、氢氧化钴、草酸钴、硫酸钴等钴化学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航空航天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等领域。其中电池级硫酸钴是生产三元前驱体的关键原料。
主要包括镍氧化物、镍盐类和镍金属制品。随着高镍化成为三元电池技术主流方向,公司镍产品业务快速增长,2022年镍产品产量达7万吨(金属量)。
三元前驱体:包括NCM523、NCM622、NCM811和NCA等多种型号,是制造三元正极材料的关键中间产品。
正极材料:涵盖磷酸铁锂(LFP)和三元材料两大技术路线,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作为钴镍开采的伴生产品,2022年铜产品产量达9万吨(金属量),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
股东名称 | 持股数量(股) | 持股比例 | 股东性质 |
---|---|---|---|
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200,241,513 | 17.55%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大山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 155,328,355 | 13.61% | 境外法人 |
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 | 40,621,028 | 7.59% | 国有法人 |
陈雪华 | 约27,500,000 | 约1.62% | 自然人 |
华友钴业的股权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控股股东华友控股集团与第二大股东大山公司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1.16%,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控制权结构。
实际控制人陈雪华通过直接持股和控股华友控股集团,对公司经营决策具有决定性影响。
中非发展基金作为政策性投资基金入股,体现了国家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重视。
截至2025年6月,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55.28%,需关注相关流动性风险。
华友钴业的核心管理团队在有色金属和新能源领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陈雪华(董事长):公司创始人,高级经济师,深耕钴行业三十余年,主导构建了公司全产业链布局。
陈红良(总经理):负责公司整体运营管理,在有色金属冶炼领域有二十余年经验。
方启学(副董事长):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主管公司技术研发和战略规划。
王云(副总经理):有色行业设计大师,负责生产工艺和技术创新。
李瑞(董事会秘书):负责资本市场沟通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技术团队由多位材料学博士和行业专家组成,公司设立了总部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并建有博士后工作站,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
华友钴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2002年公司成立,专注于钴化学品生产
2008年收购刚果(金)COMMUS等矿山,布局上游资源
2015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799)
2016年开始研发三元前驱体产品
2017年投资澳大利亚AVZ,布局锂资源
2018年启动印尼镍冶炼项目
2019年与LG化学、浦项化学成立合资公司,切入正极材料领域
2021年完成对巴莫科技的收购,强化正极材料布局
2022年各主要产品线产能全面释放
2023-2025年持续扩大印尼镍资源开发,构建”镍钴锂”全系资源保障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华友钴业已从单一的钴化学品供应商转型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