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杭州多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olymed Biopharmaceuticals)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全球首创(first-in-class)和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新药研发。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在上海和波士顿设有分支机构,展现出国际化的发展布局。
作为一家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企业,多域生物建立了独特的核心技术平台,重点聚焦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技术和小分子抑制剂两大方向。PROTAC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药物开发策略,通过设计双功能分子将靶蛋白与E3泛素连接酶结合,利用细胞内天然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选择性降解致病蛋白。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传统小分子难以靶向的”不可成药靶点”(undruggable targets),为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带来新的治疗可能。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在PROTAC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包括靶点筛选、分子设计、链接体库等完整的技术体系;其次是构建了多元化的产品管线,涵盖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最后是拥有国际化的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诺华、辉瑞等跨国药企,具备从药物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完整经验。
多域生物的产品管线主要围绕蛋白降解剂和蛋白抑制剂两大技术平台展开,目前已有多个项目进入临床前和临床阶段:
HPB-143:靶向IRAK4的蛋白降解剂,已获得美国FDA和中国NMPA的临床试验许可,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该产品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心脏安全性好等特点,展现出best-in-class潜力。
HPB-092:FLT3/IRAK4双靶点小分子抑制剂,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临床前数据显示其活性和安全性优于已上市同类药物,已获FDA批准开展I期临床。
KRAS G12D PROTAC:针对胰腺癌和结直肠癌中常见的KRAS G12D突变,这一靶点传统上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
EGFR PROTAC: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通过降解EGFR蛋白而非单纯抑制其活性,可能克服现有EGFR抑制剂的耐药问题。
除上述临床阶段项目外,公司还布局了多个早期研发项目,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和抗衰老等领域。这些产品均基于公司自主开发的PROTAC技术平台和小分子抑制剂平台,形成了梯度合理、风险分散的研发管线。
根据工商登记信息,杭州多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结构如下: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认缴出资日期 | 间接持股比例 | 首次持股日期 | 关联产品/机构 |
---|---|---|---|---|---|---|---|
1 | X XIANG JASON SHAOYUN | 37.6937% | 416.4732 | 2025-06-30 | 2.218% | - | - |
2 | Matrix Partners China VI Hong Kong Limited | 20.4545% | 226 | 2021-12-31 | - | 2021-07-14 | 经纬创投 |
3 | 杭州科发康鼎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7.7178% | 85.2731 | 2022-11-18 | - | 2022-11-18 | 科发资本 |
4 | 杭州青菠萝商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6.75% | 74.58 | 2025-06-30 | - | 2021-06-28 | - |
5 | 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1416% | 67.8583 | 2020-09-30 | - | 2020-10-23 | 圣兆药物 |
6 | 陕西君盈佳成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6.0606% | 66.963 | 2022-12-31 | - | 2023-01-06 | 陕投成长基金 |
7 | 广州新多域医药生物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4.5757% | 50.5561 | 2020-09-30 | - | 2020-05-06 | - |
8 | 杭州赛智创云叁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4.5455% | 50.2222 | 2022-10-31 | - | 2022-10-13 | 赛智伯乐 |
9 | 杭州赛智伯乐天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3.0303% | 33.4815 | 2022-10-31 | - | 2022-10-13 | 赛智伯乐 |
10 | 杭州伯乐中赢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3.0303% | 33.4815 | 2022-10-31 | - | 2022-10-13 | 赛智伯乐 |
从股权结构分析,公司呈现出创始人主导、专业投资机构参与的特点。创始人Xiang Jason Shaoyun持股37.69%,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约39.91%的股份,保证了公司战略的稳定性和决策效率。机构投资者方面,经纬创投通过Matrix Partners China VI Hong Kong Limited持股20.45%,是最大的外部股东;科发资本、赛智伯乐(通过三家关联基金合计持股10.61%)、陕投成长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也参与了投资。这种股权结构既保持了创始团队的控制权,又引入了具有产业资源的战略投资者,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资金和资源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股东中包含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医药行业企业,可能带来潜在的业务协同效应。而广州新多域和杭州青菠萝等合伙企业则可能是员工持股平台或创始人关联企业。
多域生物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行业经验的核心团队,主要成员包括:
向少云博士(CEO & 创始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士、美国普渡大学有机化学博士。拥有20多年新药研发经验,曾在美国惠氏、辉瑞等跨国药企担任重要职务,直接领导6个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其中包括已上市的PARP抑制剂他拉唑帕尼(Talazoparib)。在小分子药物研究和化学生物学平台建设方面具有深厚造诣。
周禾博士(COO & 药理及转化医学资深副总裁):北京大学医学部学士、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免疫学博士,Scripps研究所肿瘤免疫博士后。2023年11月加入多域生物,拥有20多年临床前及临床新药研发经验,曾在美国强生全资子公司Momenta Pharmaceuticals、百济神州和高诚生物等企业担任高管职务。
王苏月博士(副总裁):复旦大学生物学学士、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生物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在辉瑞等制药企业拥有20多年新药研发经验,专注于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和糖尿病等领域,曾在《细胞》《细胞生物学》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吕志坚博士(CTO & 高级副总裁):吉林大学化学学士、波士顿大学博士,MIT博士后。在生物药研发领域有20多年经验,曾任诺华中国生物医药研究有限公司生物药研创部门负责人,擅长细胞因子结构与功能研究、信号传导/蛋白质功能组学。
陈宇峰博士(生产工艺开发高级副总裁):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有机化学博士,美国乔治城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博士后。曾参与或主导三个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药物生产工艺开发方面经验丰富。
此外,公司还聘请了包括哈佛大学教授H. Wu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前辉瑞副总裁George Vlasuk等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科学顾问委员会,为研发战略提供指导。这种由学术大咖、产业专家和资深管理者组成的多元化团队,为公司技术创新和商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多域生物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快速而稳健的发展,主要里程碑事件包括:
2018年:公司于1月22日正式成立,落户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注册资本1104.8889万元。创始团队确立以PROTAC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开始搭建技术平台。
2019年:9月,核心团队组建完成,荣获”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外高层次人才重点项目”称号,获得政府政策支持。开始系统布局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靶点研究。
2020年:3月公司正式启动运营,享受杭州市五年最高1000万元研发费用补助政策。6月完成天使轮融资,为早期研发提供资金保障。9月与浙江圣兆药物达成战略合作,引入产业投资者。
2021年:技术平台初步成型,7月完成5000万元Pre-A轮融资,由经纬中国独家投资。资金用于完善PROTAC技术平台和推进小分子抑制剂项目。研发团队扩大至20余人。
2022年:研发进入收获期,10月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赛智伯乐、科发资本、陕投成长基金等。11月HPB-092的临床前数据在学术会议公布,显示良好潜力。
2023年:国际化布局加速,在美国波士顿设立办公室。HPB-092的临床前数据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发布,计划年底提交中美临床申请。团队扩充至50人规模。
2024年:两个项目获得美国FDA临床批文,三项核心技术获得专利授权。12月,FLT3/IRAK4双靶点抑制剂HPB-092获FDA批准开展I期临床,标志着公司进入临床阶段。
2025年:2月,靶向IRAK4的蛋白降解剂HPB-143片获得中国NMP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同月与Photys Therapeutics达成HPB-143全球(除大中华区和东南亚)独家许可协议,实现首笔海外授权。荣获”BioCon Awards 2025年度未来之星创新企业”称号。
经过七年发展,多域生物已从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在PROTAC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技术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新药研发体系,推动多个创新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