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6
上海金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6日,是一家专注于肢体康复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地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注册资本63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周焱莉。作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金矢机器人已入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名单,在康复机器人细分领域建立了显著的技术壁垒。
公司的核心业务聚焦于医疗康复机器人领域,通过整合大数据、云计算和5G通讯技术,开发了系列智能化康复解决方案。不同于传统康复设备,金矢机器人的产品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一是采用机器人进行智能化评估,建立数据化、可量化的标准评估体系;二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康复策略,实现个性化治疗方案;三是构建云端管理平台,实现康复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创新模式,使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获得更精准、更高效的诊疗体验。
在研发实力方面,公司组建了由高校教授、东方学者、海归博士等组成的专业团队,核心成员均具有参与美国、德国相关康复机器人研发的经验。公司已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2项。其下肢康复训练器项目被列为上海市2023年度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项目,技术先进性获得官方认可。
金矢机器人已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涵盖上下肢康复、认知训练等多个领域,主要产品包括:
iReGo下肢康复机器人:该产品采用创新的全自由度骨盆支撑机构,可模拟自然步态,帮助中风、脊髓损伤等患者进行步态训练。产品已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临床数据显示可显著缩短患者康复周期。
iReMo上肢康复机器人:针对肩肘腕关节功能障碍设计,集成力反馈和视觉反馈系统,支持被动、主动、抗阻等多种训练模式。特别适用于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重建。
iReCog认知康复训练机器人: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情景互动训练改善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已开发配套的虚拟认知训练平台,支持个性化训练方案制定。
床旁康复机器人系统:专为重症患者设计的紧凑型设备,可在ICU等场景下实现早期康复介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智慧康复云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开发的远程管理系统,可实现治疗师对患者康复进程的实时监控,支持多中心临床数据采集与分析。
所有产品均通过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中下肢康复机器人还获得了美国FDA认证。目前产品已进入上海华山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60余家医疗机构,累计服务患者超过4万人次。
根据工商登记信息,金矢机器人当前股东构成如下表所示: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认缴出资日期 | 首次持股日期 | 关联机构 |
---|---|---|---|---|---|---|
1 | 周焱莉 | 40.2804% | 253.4884 | 2021-12-01 | 2016-12-06 | - |
2 | 上海弓矢机器人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 14.9061% | 93.8052 | 2030-06-25 | 2020-03-13 | - |
3 | 王志勇 | 9.765% | 61.4519 | 2021-12-01 | 2016-12-06 | - |
4 | 苏州融享进取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9.09% | 57.2042 | 2022-02-25 | - | 融享创投 |
5 | 嘉兴铱创燊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8.0607% | 50.7265 | 2021-05-01 | 2021-04-09 | 铱创投资 |
6 |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6.9123% | 43.5 | 2020-03-30 | 2020-03-13 |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
7 | 宋韬 | 6.1031% | 38.4075 | 2021-12-01 | 2016-12-06 | - |
8 | 明志发 | 4.8824% | 30.7257 | 2021-12-01 | 2016-12-06 | - |
从股权结构分析,公司呈现”创始人控股+产业资本+科研机构”的多元化特征。法定代表人周焱莉持股40.28%,加上早期创业伙伴王志勇、宋韬、明志发等人,创始团队合计持股超过60%,保证了公司决策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股东方,为公司提供了产学研合作通道;而苏州融享和嘉兴铱创等专业投资机构的进入,则带来了资本市场资源。2023年,公司还与上海悦心健康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者通过旗下子公司参股,进一步强化了医疗产业协同效应。
金矢机器人构建了”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的跨学科团队,核心成员包括:
管理团队:
周焱莉(法定代表人):公司实际控制人,自2016年创立企业以来主导战略发展方向。
李育文(CEO):清华大学本硕、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东方学者,专攻康复机器人研究,担任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
王志勇(生产副总经理):原发那科机器人公司资深工程师,拥有10年机器人控制应用经验。
张倩(董秘兼营销总监):原CMEA医装委办公室副主任,具有8年医疗行业渠道资源积累。
技术团队:
赵冬冬(品质部部长):上海大学副教授,机器人学博士后,加拿大瑞尔森大学访问学者,参与多项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
钱楷(设计总监):韩国文化部高级访问学者,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设计专家。
核心研发团队:由12名博士领衔,涵盖机械、电子、软件、临床医学等专业方向。
专家顾问委员会:
徐建光(医学首席):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神经康复领域权威。
郭帅(工学首席):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中国康复技术转化与产业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单春雷: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康复医学研究所所长。
融亦鸣:国家特聘专家,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终身正教授。
这种”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人才结构,使公司既能把握临床需求,又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团队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项,在康复机器人动力学控制、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金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技术积累期(2016-2019):
2016年12月:公司正式成立,启动下肢康复机器人860的研发。
2017年:完成医疗版860的临床试验验证。
2018年:获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2019年12月:完成天使轮融资,引入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战略投资者。
产品商业化期(2020-2022):
2020年:下肢康复机器人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正式上市;被评为国家级典型案例。
2021年:完成A轮融资,估值达4亿元;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球创新项目Top5优胜奖。
2022年:入选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仪器研发项目。
产业扩张期(2023-至今):
2023年:成立金矢(苏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启动华东生产基地建设。
2024年:产品进入60余家医疗机构,服务超4万患者;与悦心健康达成战略合作。
2025年:下肢康复训练器获批上海市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项目;启动B轮融资计划。
关键里程碑包括:2019年获得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2021年实现产品规模化量产,2023年建立自主生产基地。公司正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通过”设备+数据+服务”模式构建竞争壁垒。未来三年规划重点拓展养老康复和家庭康复市场,完善全场景产品布局。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