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上海祐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25日,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技术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地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115MA1K3WHX9Y。作为物联网领域的专业服务商,祐云信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模块到云平台的端到端闭环解决方案。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技术层面拥有自主研发的2G/4G/NB-IoT蜂窝模块和AI工业机器视觉装备;其次,具备从芯片二次开发到云平台搭建的全栈技术能力;最后,拥有来自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运营商的专业团队。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一体化能力使祐云信息在智能制造、智慧园区等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科技型小微企业称号,并与中国移动、华为等龙头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其服务宗旨是让客户专注于核心业务,而将物联网相关的技术问题交由祐云解决,这种”技术外包”模式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市场需求。
祐云信息的产品服务体系可分为三大类:
包括自主研发的2G/4G/NB-IoT蜂窝通信模块、工业级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等硬件设备。其中NB-IoT模块已应用于机器人、充电桩、工业控制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批量销售。这些硬件产品支持二次开发,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调整。
构建了完整的物联网技术栈:
连接管理平台(CMP):提供SIM卡管理、流量监控等功能
设备管理平台(DMP):实现设备接入、状态监控等
应用开发平台(AEP):支持快速开发行业应用
平台已应用于智慧工地、智慧医疗等场景,具备处理海量设备连接的能力。
重点开发了三大类解决方案: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包含MES系统集成、数字孪生、工业视觉检测等
智慧建筑解决方案:涵盖人员管理、环境监测、能耗管理等子系统
5G专网解决方案:与运营商合作提供企业级5G网络部署服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AI工业视觉系统,该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在人脸识别、情绪识别等技术指标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多家规上企业的质量检测环节。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认缴出资日期 | 首次持股日期 | 关联机构 |
---|---|---|---|---|---|---|
1 | 赵强 | 72.0401% | 140.3195 | 2047-09-25 | 2019-07-25 | - |
2 | 福州丰厚远达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 19.9699% | 38.8974 | 2026-06-16 | 2019-07-25 | 丰厚资本 |
3 | SSC VENTURE V HOLDCO I, LTD. | 7.99% | 15.5629 | 2017-09-25 | - | - |
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一股独大+战略投资”的特征。创始人赵强持股72.04%,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这种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决策效率,但也存在治理结构单一的风险。2019年引入的丰厚资本是国内知名的早期投资机构,其投资表明对祐云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认可。SSC VENTURE作为外资股东,持股比例虽小但可能为公司带来国际资源。
从认缴期限来看,主要股东的出资承诺期限较长(最晚至2047年),显示股东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股权结构调整后,创始人持股比例从初始的约80%降至72%,可能是为后续融资预留空间。
祐云信息构建了国际化、多元化的核心团队:
赵强(创始人兼CEO):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双硕士,曾创办多家科技企业,具有丰富的企业运营和产业化经验。
钱伟(CTO):前Agamatrix高级工程师,主导开发过多款医疗智能硬件,精通物联网架构设计。
姚竝(CPO):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机器人专业硕士,负责AI算法研发,在模式识别领域有深厚积累。
科学家团队主要来自法国、美国的专业机构,部分成员曾任职于博世等跨国企业,在工业物联网领域拥有10年以上研发经验。团队已申请多项物联网相关专利,并在3D建模、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核心成员来自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熟悉通信行业生态,具备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其中,项目总监黄羽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曾主导多个大型智慧园区建设项目,为公司在工程领域的拓展提供专业支持。
团队亮点在于产学研紧密结合,与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在5G NB-IoT模块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产业需求牵引科研创新”的良性循环。
祐云信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2017年:公司成立,获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丰厚资本)
2018年:自主研发SOB系统,获智慧建筑国际大赛二等奖
2019年: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与移动签订战略协议
2020年:完成2G/4G/NB-IoT模块研发,获上海智慧城市大赛奖
2021年:启动5G专网开发,与高校联合申报3GPP标准项目
2022年: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在多个项目落地
2023年:与上海化工区合作探索低碳智慧园区建设
关键转折点是2019年获得高新企业资质后,公司从技术研发转向产业化应用,通过参与行业大赛(如南通智慧建筑大赛)积累案例,逐步建立起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品牌影响力。2021年切入5G专网赛道,标志着技术能力从消费级向工业级跨越。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