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北京循绿源植物纤维模塑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循绿源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12月3日,是一家专注于农林废弃物和园林废弃物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注册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樱花西街8号楼7层707,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吴学香。
作为国内领先的植物纤维模塑技术研究机构,循绿源研究院依托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纤维项目组和园林绿化废弃物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等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创新体系。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生物基高分子纤维材料研发、环保餐具制造、纸地膜生产、无氟防水防油剂开发、NEM菌剂青贮黄贮饲料制备以及纤维废渣土壤改良剂生产等多个环保技术领域。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酶机械破壁法3.0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农林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0酸碱+0污水+0排放”;其次,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技术体系,从原料预处理到终端产品应用形成了闭环;最后,公司研发团队由多位跨学科专家组成,在植物纤维材料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目前,公司已申请多项专利,其中发明授权2项,实用新型1项,展现出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循绿源研究院的产品线主要围绕植物纤维的高值化利用展开,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环保材料产品,包括:
生物基高分子纤维: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酶机械破壁技术制备,可替代进口废纸浆,广泛应用于瓦楞纸、模塑包装等行业
全降解环保餐具: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生产的餐具制品,完全可降解,符合国家限塑政策要求
纸地膜:用于农业覆盖的可降解地膜产品,可有效解决传统塑料地膜的环境污染问题
第二类是环保助剂产品,包括:
无氟防水防油剂:用于模塑制品的表面处理,不含氟化物,环保性能优异
NEM菌剂:用于青贮、黄贮饲料的发酵处理,提高饲料品质和营养价值
第三类是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包括:
纤维废渣土壤改良剂: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渣转化为土壤改良产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有机肥料: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的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
这些产品均以农林剩余物(如秸秆、园林绿化垃圾等)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和物理方法实现高值化转化,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纸地膜产品为例,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235万元,投资净利润6025万元;生物基高分子纤维产品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7780万元,投资净利润9200万元。
根据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循绿源植物纤维模塑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股东构成如下: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认缴出资日期 |
---|---|---|---|---|
1 | 史文俊 | 34% | 340 | 2041-10-31 |
2 | 吴学香 | 30% | 300 | 2041-10-31 |
3 | 尤家启 | 20% | 200 | 2041-10-31 |
4 | 张鹏 | 16% | 160 | 2041-10-31 |
从股权结构来看,公司由四位自然人股东共同持股,股权相对集中。其中,史文俊持股34%,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吴学香持股30%,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尤家启和张鹏分别持股20%和16%。这种股权结构既保证了主要决策者的控制权,又兼顾了其他股东的利益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股东的认缴出资日期均为2041年10月31日,这表明公司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出资安排。四位股东均在公司担任重要职务,形成了”股东+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循绿源研究院的核心团队由多位在植物纤维材料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主要成员包括:
史文俊: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34%,负责公司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作为受益所有人,他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有十余年研究经验。
吴学香:公司法定代表人,持股30%,担任总经理职务,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管理。他在植物纤维模塑技术产业化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尤家启:持股20%,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工作。他在生物酶应用和机械破壁技术领域有深入研究,是公司核心技术”生物酶机械破壁法3.0”的主要发明人之一。
张鹏:持股16%,主管市场拓展和产品销售。他在环保材料市场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此外,公司还组建了由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团队,为研发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团队在绿色纺织复合材料、生物基材料、农业废弃物处理等交叉学科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已与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复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循绿源研究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和业务发展:
2021年:
12月3日,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人才和区位优势,开始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
2022年:
成功研发”农林剩余物生物酶机械破壁法制备生物基高分子纤维3.0技术”
完成无氟防水防油剂实验室阶段研发
开始NEM菌剂青贮饲料的小试生产
2023年:
生物基高分子纤维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
纸地膜产品完成田间试验
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与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2024年:
环保餐具产品线投入试生产
纤维废渣土壤改良剂完成中试
开始布局广东、浙江等地的生产基地建设
技术成果获得行业认可,被评为”农业固废高值化利用重大突破”
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在广东、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建设5000平方米以上的生产基地,推动技术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同时,公司将继续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保持在植物纤维模塑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