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浙江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锂盾材料”)是中国新能源锂电池软包行业铝塑膜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公司前身为2015年6月成立的苏州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后迁址至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并更名。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锂盾材料专注于大容量高功率密度锂电用非极性铝塑膜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致力于实现铝塑膜国产化全面替代。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拥有全球首创的Microlayer®专利技术,采用12层多相界面微波锚固技术,填补了中国高端铝塑膜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的空白;其次,构建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截至2023年已申请国家专利75项,授权36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第三,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及教授博士柔性工作站,研发团队由中科院院士领衔,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
锂盾材料现已在长兴建成占地112亩的生产基地,高标准生产车间达53,000平方米,设计总产能2亿平方米。公司产品已通过亿纬锂能、赣锋锂电、万向一二三等头部企业的验证,并获评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隐形独角兽”和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锂盾材料的产品矩阵主要围绕锂电池封装材料展开,形成四大核心产品线:
锂电铝塑膜:采用Microlayer®技术生产,具有优异的深冲性能(深冲比达6mm)和电气安全性能(击穿电压≥4000V),可为动力电池提供高能、安全的封装解决方案。产品已形成LD-3C(消费电子用)、LD-3E(动力电池用)和LD-3S(储能电池用)三大系列。
钠电铝塑膜:专门针对钠离子电池开发的封装材料,在耐电解液腐蚀性能(120℃/24h质量损失率<1%)和阻隔性能(水蒸气透过率≤0.01g/m²·day)方面表现突出。
金属锂负极离型膜:用于固态电池金属锂负极的离型保护,具有极低的表面能(≤20mN/m)和优异的界面稳定性,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
固态电解质膜:采用等离子体微波化学界面处理技术制备,离子电导率可达10⁻³S/cm量级,热稳定性达200℃以上,适用于固态电池体系。
产品性能指标全面对标日本DNP、昭和电工等国际巨头,其中深冲性能和耐电解液腐蚀性能等关键指标已实现超越。公司独创的”微波固化一体化”生产工艺,将传统多步法生产流程整合为连续生产线,使产品良率从81%提升至95%。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认缴出资日期 | 关联机构 |
---|---|---|---|---|---|
1 | 中烯紫电(浙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34.3636% | 540 | 2018-11-26 | - |
2 | 湖北天泽高投智能制造与技术服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12.7273% | 200 | 2019-01-24 | 湖北高投集团 |
3 | 湖州中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7.6364% | 120 | 2018-11-29 | - |
4 | 夏文进 | 6.3636% | 100 | 2018-12-31 | - |
5 | 湖北国创高投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5.1948% | 81.6327 | 2021-02-04 | 国创高新 |
6 | 湖北通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5.1948% | 81.6327 | 2021-02-04 | 通瀛基金 |
7 | 平阳融泰盛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5.1948% | 81.6327 | 2022-03-31 | 融泰中和 |
8 | 长兴国悦君安新兴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3.8961% | 61.2245 | 2022-03-01 | 国悦君安资本 |
9 | 长兴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3.2468% | 51.0204 | 2022-06-13 | 长兴金控 |
10 | 南京稼沃麒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3.2468% | 51.0204 | 2022-05-26 | 稼沃资本 |
(注:表格仅列示前10大股东,完整股东名单共17位)
锂盾材料的股权结构呈现”相对集中+专业机构参与”的特点。通过股权穿透可见,创始人夏文进通过直接持股(6.3636%)和间接控制中烯紫电(34.3636%)等方式,合计控制公司47.09%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这种股权结构既保证了创始团队对公司的掌控力,又为引入专业投资机构留出空间。
公司股东中包含多家具有产业背景的投资机构:湖北高投集团(12.7273%)带来湖北新能源产业集群资源;国创高新(5.1948%)背靠央企中国国新;长兴金控(3.2468%)则提供本地政策支持。2021-2022年引入的稼沃资本、融泰中和等机构,均为专注硬科技领域的专业投资方,形成”产业资本+财务投资”的股东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股东中未见日韩铝塑膜企业的身影,股权结构完全本土化,这与公司”实现国产替代”的战略定位高度一致。多轮融资后,公司估值从2018年A轮的约1.5亿元增长至2022年C轮的约15亿元,四年间实现10倍增长。
锂盾材料的核心团队融合了产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顶尖的研发专家:
夏文进(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创始人和技术总设计师。1979年出生,高级工程师,曾任上市公司中来股份(300393)CTO/董事副总裁。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有20年研发及产业化经验,主导开发Microlayer®技术体系,个人持有相关发明专利8项。2018年全职投入锂盾材料运营,带领团队完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跨越。
石亚丽(总经理助理兼研发总监):90后技术骨干,华中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硕士。2016年加入后从技术员成长为研发负责人,主持开发钠电铝塑膜产品,解决钠离子电池封装材料腐蚀难题。带领30人研发团队,完成12项发明专利申报。
章结兵(技术中心高级专家):西安科技大学化工博士,副教授职称。专长等离子体材料改性技术,开发出铝塑膜微波锚固工艺,使产品耐电解液性能提升300%。主持参与3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
王红方(副总经理):市场开拓核心人物,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背景。曾在中来光伏分管销售,2021年加入后建立锂盾材料销售体系,1年内开拓亿纬锂能、赣锋锂电等标杆客户。
张超(副总经理):战略与资本运作负责人,北京大学MBA。兼具产业(中芯国际)和投资(天峰资本)经验,主导完成公司B、C轮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10余家。
公司还聘请中科院院士沈学础担任首席科学家,建立市级院士工作站。研发团队中博士占比15%,硕士占比40%,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队结构。这种”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的团队组合,确保了技术研发与商业落地的有效衔接。
锂盾材料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技术积累期(2015-2018):
2015年6月:苏州锂盾成立,建立研发中心
2016年:完成中试线建设,开发首代铝塑膜产品
2017年:获姑苏领军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称号
2018年:完成A轮融资(湖北高投领投),大试线投产
产业化突破期(2019-2021):
2019年:Microlayer®技术通过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验收
2020年:浙江长兴基地开工建设,设计产能2亿平方米
2021年:完成B轮融资(国创、通瀛等入局),获批高新技术企业
2021年底:首条量产线投产,产能达6000万平方米
规模扩张期(2022-至今):
2022年:完成C轮融资(稼沃、中化等战略入股),建成院士工作站
2023年:获评中国”隐形独角兽”和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
2023年:湖州基地扩产至1亿平方米,启动固态电池膜材料研发
2024年(规划):实现产能1.5亿平方米,申报科创板IPO
关键转折点包括:2018年获得湖北高投投资实现产业化突破;2021年迁址长兴获得地方政策支持;2022年引入中化集团打开央企客户渠道。公司保持每2-3年完成一轮融资、产能翻番的发展节奏,2023年营收达2亿元实现盈亏平衡,预计2025年产能完全释放后营收将突破10亿元。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