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尼伦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8日,是一家专注于TPU(热塑性聚氨酯)特种功能材料研发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1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属于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国内TPU材料领域的新锐企业,尼伦化学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特种TPU合成技术,成功填补了国内高端TPU材料市场的空白;其次,公司建立了以上海和山东两地为核心的研发体系,配备了核磁共振仪、连续流反应器等高端研发设备;第三,公司产品已通过多项行业认证,在航空、汽车、医疗等高端应用领域建立了稳定的客户渠道。
从业务实质来看,尼伦化学并非简单的化工产品制造商,而是定位于”特种功能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不仅生产标准TPU粒子,更注重根据下游应用场景的特殊需求,开发具有定制化性能的特种TPU材料。这种差异化定位使公司在成立短短四年内就获得了包括高瓴资本旗下松柏资本在内的知名投资机构青睐。
尼伦化学的产品体系以TPU特种功能材料为核心,主要分为三大类:
基础产品线包括通用型TPU粒子,涵盖聚酯型、聚醚型等主流品种,硬度范围从60A到80D,可满足一般工业应用需求。这类产品采用连续法生产工艺,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和加工特性。
特种产品线是公司的技术高地,包括:
医疗级NLMD65系列脂肪族聚碳酸酯TPU:通过ISO 10993生物相容性认证,适用于人造血管、导管等三类医疗器械
超临界发泡专用TPU:采用物理发泡技术,密度可低至0.3g/cm³,用于运动鞋中底、汽车内饰等轻量化场景
3D打印线材专用TPU:具有低收缩率、高尺寸稳定性等特点,适用于熔融沉积成型工艺
定制化产品线主要针对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特殊领域,可根据客户需求调整材料的耐温性、阻燃性、介电性能等指标。公司已开发出专门用于机器人履带的三款特种规格TPU。
所有产品均通过REACH、RoHS等国际认证,部分医疗级产品更获得FDA注册许可。2023年公司TPU设计产能达6万吨/年,实际产量约1.5万吨,产能利用率随新增生产线投产持续提升。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认缴出资日期 | 首次持股日期 | 关联产品/机构 |
---|---|---|---|---|---|---|
1 | 尼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100% | 10,000 | 2023-06-29 | 2023-03-20 | 尼伦科技 |
尼伦化学的股权结构呈现典型的”控股公司-运营实体”两层架构。唯一股东尼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作为控股平台,不直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全资控股尼伦化学实现业务落地。
穿透至最终受益人层面:
周小三:通过持有尼伦科技99%股权,间接控制尼伦化学99%权益,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张欣戎:通过上海易行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尼伦科技3.36%股权,间接享有尼伦化学约0.8%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通易航天(股票代码:300726)曾持有尼伦科技29.98%股权,但在2023年减持至28.52%,显示控股股东有意保持对核心资产的控制权。这种股权结构既保证了创始团队对技术研发的主导权,又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获取产业资源。
尼伦化学的核心团队由行业资深专家和科研人才组成,具有明显的”研发驱动”特征:
高管团队:
周小三(董事长):高分子材料专家,拥有20余年化工行业经验,曾主导多个国家级新材料项目
袁瑞萍(总经理):负责公司整体运营,曾任跨国化工企业中国区生产总监,精通TPU生产工艺
张强(CTO):材料学博士,带领团队开发出7个系列特种TPU配方,持有发明专利23项
研发体系:
公司构建了”应用研究-工艺开发-测试评价”三位一体的研发架构,核心研发团队包括:
10余名博士:主要来自中科院、华东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专业覆盖高分子化学、流变学等领域
50余名硕士:组成产品开发小组,负责配方优化和客户技术支持
200人技术团队:涵盖合成、改性、应用开发全链条,在上海和山东设有研发中心
生产质量团队:
生产总监李明带领的30人工程团队,负责设备选型和工艺控制
质量部门配备FTIR、DSC等检测设备,执行比ASTM标准更严格的内控标准
这种”学术+产业”的复合型人才结构,确保了公司既能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又能实现科研成果的工业化转化。
尼伦化学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发展轨迹清晰,关键里程碑包括:
2021年:
2月:公司注册成立,落户上海奉贤化工园区
6月:启动特种TPU粒子项目建设,规划产能6万吨/年
12月:完成首期投资2.8亿元,建成2条合成生产线
2022年:
3月:医疗级TPU通过生物相容性测试
9月:引入松柏资本战略投资,估值达15亿元
11月:首批航空用TPU材料交付客户验证
2023年:
6月:入围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
9月:完成云泽资本领投的B轮融资
12月:人造血管用TPU完成型式试验
2024-2025年:
新增3条改性生产线,产能提升至3万吨/年
开发出机器人履带专用TPU系列
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
公司采取”技术突破-产能扩张-应用拓展”的螺旋式发展路径,平均每6个月实现一次技术迭代,每12个月完成一轮产能升级。这种快速发展态势在化工新材料领域较为罕见,反映出团队卓越的执行力和市场敏锐度。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