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贵州聚能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16日,是一家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美娥工业园区,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22633MA6HX65R2B。作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代表企业,公司专注于全钒液流电池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拥有全国第一条电堆自动化生产线,是国内唯一能够同时生产钒电池三大核心部件(电堆、离子膜、电解液)的厂家;其次,在产品性能方面,其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长寿命(可达20年以上)、无污染、可回收、高效率等特点;最后,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产品已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订单金额超过80亿元。
贵州聚能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营产品线包括三大类:
第一类是钒液流电池核心部件,具体包括:
CM-10N系列全氟离子膜:这是钒电池的关键组件,负责离子传导和隔离正负极电解液,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离子选择性。
CM-MEA膜电极:将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气体扩散层集成为一体,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CM-PTFE电极: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第二类是完整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第三代液流储能系统:模块化设计,功率范围从5kW到MW级,适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等场景。
CM-IES全氟储能系统:特别适用于极端温度环境,工作温度范围可达-30℃至50℃。
第三类是技术服务,涵盖:
储能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从选址、设计到施工的全流程服务。
技术咨询与培训:为客户提供储能系统运营维护的专业指导。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认缴出资日期 | 实缴出资额(万元) | 首次持股日期 |
---|---|---|---|---|---|---|
1 | 刘洋 | 70% | 1400 | 2028-12-31 | 177.24 | 2024-03-18 |
2 | 刘成利 | 30% | 600 | 2028-12-31 | 75.96 | 2024-03-18 |
贵州聚能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创始人控股特征。刘洋作为大股东持有70%股份,刘成利持有剩余30%股份,两人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权。这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决策效率,但也可能带来治理结构单一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两位股东的认缴出资日期均为2028年底,而实缴比例目前仅为12.66%(刘洋)和12.66%(刘成利),表明公司现阶段主要依靠创始人的初期投入和外部融资维持运营。根据工商信息,两位股东的首次持股日期均为2024年3月18日,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在此日期进行了股权结构调整。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由三位关键人物组成:
刘成利(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持股比例:30%
背景: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企业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在储能电池领域拥有十余年从业经验,曾参与多个国家级储能项目。
刘洋(监事):
持股比例:70%
背景:负责公司技术研发方向把控和产品质量监督。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主导开发了国内首条电堆自动化生产线。
钟越(财务负责人):
技术团队方面,公司聚集了一批来自材料科学、电化学、机械自动化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研发人员占比超过40%。截至2023年,公司已获得14项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技术实力在液流电池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贵州聚能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关键阶段:
初创期(2019-2020年):
2019年8月: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
2020年:获得从江县政府提供的3年免租金厂房支持,以及贵州省十大工业产业振兴专项资金200万元。
技术突破期(2020-2022年):
2021年:完成首条电堆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实现核心部件自主生产。
2022年8月:累计获得14项专利技术,产品开始出口海外市场。
2022年10月:与新加坡客商签订7000万元订单,创下当时国内钒电池单笔出口记录。
市场拓展期(2022-2024年):
2023年:订单总额突破80亿元,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与中铁十一局、中国电建等央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参与多个大型储能项目。
产业升级期(2025年至今):
2025年7月: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
2025年9月:启动云南永仁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规划建设系统集成生产线。
公司从创立至今,始终保持每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营收15%的策略,这种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是其快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