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南京科伊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通信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199.89万元人民币,注册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中门大街301号A座南京国际服务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1600平方米的办公及科研场地,资产投入近2500万元,配备十余类专业仪器设备。
公司核心业务聚焦于四大技术领域:卫星通信系统、5G通信设备、专用通信系统以及智能机器人。在军事通信技术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研发的通信电子对抗系统与训练模拟系统集成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高级专家团队长期从事军事通信技术研究,参与多项我军现役信息化装备的研发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SCI收录50篇、EI收录60篇),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科伊星信息已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三重认证,并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建大学生实训基地,重点开展卫星通信、人工智能感知、数据处理及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究。公司2022年营收达4000万元,2023年预期营收8000万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科伊星信息的产品体系可分为三大类:
卫星通信系统:包括自主研发的”基于WCDMA技术的卫星通信自动功率控制系统”(已获专利)和”科伊星卫星通信组网模拟训练软件”(软件著作权)。该系统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稳定通信,已应用于军事和应急通信领域。
5G通信设备:涵盖基站设备、终端模组等全套解决方案,支持NSA/SA双模组网。
专用通信系统:针对军工、电力等特殊行业开发的抗干扰通信系统,具备”基于数据增强的调制方式自动识别与对抗”等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模训仿真平台:集成”科伊星多域协同抗干扰效能评估系统”(软件著作权)和”空间网络拓扑智能重构与优化软件”,可模拟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通信对抗场景。
天地协同网络模拟系统:中标金额达141.5万元,用于卫星与地面通信网络的联合仿真。
智能机器人:包括工业巡检机器人和特种作业机器人,集成自主导航和AI识别功能。
AI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基于AI的卫星信道智能分配管理平台”(软件著作权),实现通信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认缴出资日期 | 实缴出资额(万元) | 间接持股比例 | 首次持股日期 |
---|---|---|---|---|---|---|---|
1 | 科伊星 | 50.222% | 251.11 | 2050-09-15 | - | - | 2022-07-01 |
2 | 张应宪 | 39.778% | 198.89 | 2050-09-15 | 198.89 | 32.0032% | 2020-09-21 |
3 | 科伊星众 | 10% | 50 | 2050-09-15 | - | - | 2022-07-01 |
公司股权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控股股东”科伊星”持股50.222%,创始人张应宪直接持股39.778%,员工持股平台”科伊星众”占10%。通过股权穿透显示,张应宪实际控制71.7812%的权益,其中:
直接持股39.778%
通过南京科伊星信息技术发展合伙企业间接持股29.0032%
通过南京科伊星众创信息技术合伙企业间接持股3%
其他重要自然人股东包括庞贤锋(8.2213%)、郑兴浩(7.9953%)、杨昊(5.0021%)和余敏(5%),均为技术团队核心成员。这种股权结构既保证了创始人的控制权,又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实现了核心团队激励。
科伊星信息组建了跨领域的专家团队:
张应宪(执行董事):公司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军事通信技术专家,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牛子权(监事):负责公司合规运营,曾任大型军工企业质量总监。
核心成员来自南大声学所、南瑞集团、电科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微软、华为、思科、中兴等科技企业,专业覆盖:
通信算法:5位博士领衔,发表SCI论文50篇
硬件开发:拥有10年以上的军工装备研发经验
人工智能:3位阿里/华为前高级工程师负责AI系统集成
团队已申请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5项,包括”卫星通信模拟训练系统”、“智能抗干扰评估系统”等核心产品。
2020年9月: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聚焦军事通信技术研发
2021年7月:首项发明专利”卫星通信自动功率控制方法”获批
2021年:设立重庆子公司,拓展西南市场
2022年:
获得”数据增强的调制识别方法”发明专利
通过ISO三体系认证
营收突破4000万元
2023年:
中标141.5万元模拟系统项目
预期营收8000万元
2024年:
新增”空间网络拓扑优化”等6项软件著作权
设立涪陵研发中心
2025年:
成立连云港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获”微调平台设备”等实用新型专利
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建AI联合实验室
公司通过”研发-产品-市场”的螺旋式发展路径,已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具有完整产品体系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军事通信和AI集成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