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东莞珂洛赫慕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珂洛赫慕”)是一家专注于纳米稀土电热材料研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5年12月2日,注册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公司以”宽域失效能源再资源化”为技术核心,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壁垒和产业优势。
作为国内少数掌握纳米稀土电热材料核心技术的企业,珂洛赫慕已构建起从基础材料研发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能力。公司拥有105项专利技术和26个注册商标,技术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保持在15%以上,展现出显著的科技创新属性。其核心技术包括纳米稀土电热技术、电热材料交直流兼容技术、纳米稀土电阻感应电热技术等四大技术体系。
在产业化方面,公司已成功将技术转化为柔性纳米稀土电热发热薄膜、纳米稀土电热发热管、发热板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轨道交通等高端领域。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加热系统领域,其产品电热转换率高达99.06%,热利用率超过95%,技术指标显著优于传统PTC加热方案。
珂洛赫慕的产品体系主要围绕纳米稀土电热材料展开,形成了三大核心产品线:
柔性纳米稀土电热发热薄膜:采用独创的烧结工艺,实现每秒钟水温上升80-180℃的快速加热性能,热效率达96%以上。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即热式饮水机、掌上地暖等消费领域。
纳米稀土电热发热管/板:具有60W/cm²的高功率密度,通过6000-18000小时极端温度(-680℃至800℃)验证,在新能源汽车供暖系统中实现小批量装车应用。
光伏组件回收系统:通过拆框-裂解-分选-清洗的全流程工艺,可高效回收银、铟等稀贵金属,组件回收率达95%以上。
锂电池再生技术: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实现锂、钴、镍等关键金属的定向回收。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加热模块、温控系统和流体管路,已通过-15℃低温验证。
智能家居电热模组:为家电企业提供即热式加热解决方案,缩短加热时间至传统方案的1/3。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比例 | 认缴出资额(万元) | 实缴出资额(万元) |
---|---|---|---|---|
1 | 苏冠贤 | 37.8975% | 244.5 | 148.1 |
2 | 百格实业 | 11.625% | 75 | 75 |
3 | 郝宏艳 | 11.005% | 71 | 36.39 |
4 | 曾胜辉 | 8.9125% | 57.5 | 37.5 |
5 | 厦门中润龙汇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 7.5852% | 48.937 | 48.937 |
6 | 厉振清 | 6.0001% | 38.71 | 38.71 |
7 | 东莞市尚利实业投资合伙企业 | 5.748% | 37.084 | 37.084 |
8 | 严少杰 | 3.72% | 24 | 14 |
9 | 刘志辉 | 3.565% | 23 | 21.5 |
10 | 安徽深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 1.6667% | 10.753 | 10.753 |
11 | 深圳招商启航资本合伙企业 | 1.4999% | 9.677 | 9.677 |
12 | 范小华 | 0.775% | 5 | 5 |
公司股权呈现”创始人主导+机构参与”的特征。创始人苏冠贤持股37.9%,通过直接持股和间接控制合计持有约38.5%权益,对公司战略决策具有决定性影响。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约28%,包括招商启航资本(招商系)、中润龙汇(产业资本)、安徽深诚(财务投资)等专业投资机构,显示资本市场对公司技术路线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管理团队(郝宏艳、曾胜辉等)合计持股约24%,形成有效的利益绑定机制。股东中多位自然人自公司成立初期即持续持股,反映出团队稳定性和发展信心。
珂洛赫慕构建了国际化、高学历的研发团队架构:
苏冠贤(创始人/董事长):拥有19年市场营销经验,曾任世界500强企业高管,掌握全套稀土电热薄膜核心技术工艺。主导公司战略规划与产业化落地。
廖玉超博士(研发总裁):材料科学专家,负责纳米稀土电热膜技术研发,带领团队完成多项技术突破。
公司研发中心由39名专业人员构成,包括:
海外专家6人(来自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地)
博士/博士后27人,专业覆盖高分子材料、环境工程等领域
资深工程师6人(硕士学历)
团队在失效资源再生、柔性电子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全球首创失效光伏组件再资源化应用方案
开发全打印柔性电路板全套技术
实现纳米银线替代ITO的规模化生产
2015年:公司成立,注册资本645万元,聚焦纳米稀土电热材料研发
2016年:完成首款发热薄膜原型开发,申请核心专利
2018年:建立松山湖研发中心,团队扩充至30人
2019年:获招商启航资本首轮投资;纳米发热膜实现98℃/2s的突破性指标
2020年:光伏组件回收线投产;新能源汽车加热系统完成-15℃验证
2021年:营收突破5000万元,进入家电龙头供应链
2022年: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陕西光电子先导院领投)
2023年:启动失效锂电池回收项目,建立全流程工艺体系
2024年:纳米电热材料产能扩大至年产50万平米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
请登录申请下载全部数据!